何時練瑜伽尚無定論
從理論上來說,嬰兒瑜伽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嬰幼兒的早期鍛煉對人一生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美國,很多父母喜歡讓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練習游泳:在俄羅斯,很多父母喜歡讓孩子從小練習體操。這兩項運動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都是鍛煉孩子在身體不穩定的情況下控制身體的能力,即動態不穩定平衡能力。
這種能力對于成年后發展體育能力很重要,尤其是進行跳傘、跳水、沖浪、滑冰、輪滑等運動。另外,對于健康來說也很重要:比如,若被不明障礙物絆了一下,如果你的動態不穩定平衡能力差,恐怕這一絆就會摔得很慘。但若這和能力強,就不會摔倒,或者摔倒了也不會摔傷。當然.平衡能力確實是小時候培養的。但是,人體的整體平衡系統究竟該在哪個年齡段來培養,目前還沒有定論。
嬰兒瑜伽風險大
從專業上講,嬰兒瑜伽是有很大風險的:
沖擊大腦:嬰兒時期是大腦迅速生長發育的時期,大腦受到沖擊,有可能造成大腦損傷,發生嬰兒晃動綜合征。
損害關節:嬰兒關節結構發育不完善,肌肉對關節保護不足,這種握緊手腕和腳踝翻筋斗的瑜伽容易造成關節脫位。嬰兒表達能力有限,關節脫位往往不被家長發現。等到會爬、會走的時候,家長才發現問題.但為時已晚。
引發疝氣:練瑜伽過程中,嬰兒被甩來甩去,造成腹腔壓力增大。而嬰兒的腹腔壁發育不完善,腹腔內臟器即可因此穿過腹膜或系膜突入另一腹腔內間隙,發生腹腔內疝。腹腔疝氣常表現為一段小腸嵌入正常或異常的腹腔內孔道,引起急性小腸梗咀。腹腔內疝的癥狀可以很隱匿,僅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輕微消化不良,也可以表現為突發的小腸梗阻。
方法越自然越保險
從家長對嬰兒瑜伽的重視度可以看出,家長已經認識到,成人的一些能力不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自然出現的,而是需要在嬰幼兒期培養然而,好的鍛煉還是使用更自然的方法,讓孩子翻翻身,動動孩子的,胳膊、小腿,主動屈伸大關節,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孩子游泳,這些都安全得多,效果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