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治療急性心梗繼發左室破裂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導致的左室游離壁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致命性并發癥,其發生率為1%-3%,病死率極高,臨床搶救及治療手段非常有限,且成功率極低。國內外鮮有成功搶救報道。前不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胸外科在多個科室的全力配合下,成功搶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繼發左室游離壁破裂患者。
82歲高齡的陳大爺,平時身體硬朗,很少去醫院。2012年1月15日,臨近年關,合家團圓,陳大爺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卻不知死神正悄然逼近。凌晨1點左右,陳大爺從睡夢中痛醒,感覺胸悶、胸痛難忍,大汗淋漓,伴頭暈。家里人一看情況不好,趕緊送到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心包填塞 心臟破裂不能排除。當地醫院根本無法救治,且患者血壓進行性下降,陳大爺隨時有生命危險!醫生建議:緊急轉上級醫院救治,再晚就沒得救了!
16點30左右,120救護車將陳大爺送到浙醫一院急診科,經檢查患者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破裂、心包填塞、心源性休克。該院心胸外科馮強副主任醫師了解病情后當機立斷:緊急剖胸探查。時間刻不容緩,心臟隨時可能停止跳動。當天正好是周末,體外循環組放棄周末休息緊急趕到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倪一鳴教授了解病情后,第一時間從外地趕回醫院。此時的陳大爺已經開始神志模糊,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維持下血壓勉強維持。
18點18分陳大爺被推進手術室,倪主任打開心包腔只見大量積血伴大量血凝塊,左心室后側壁大片心肌缺血壞死伴破裂穿孔,鮮血正從破口噴涌而出。經過長達三個半小時的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手術于22點順利結束,病人轉到外科監護室。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室破裂,且患者82歲高齡,手術為萬里長征第一步,術后嚴重低心排可能使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在外科監護室的精心治療下,陳大爺奇跡般的挺過來了,現在已經康復出院!
結語:健康是靠平時鍛煉累積的,老年朋友要不定期的檢查,及時發現疾病,及早治療。(文章原載于《健康博覽會》,刊號:2012年第04期,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