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勁力的訓練
1,拳感的訓練
太極拳運動是一種異于尋常的、以身體、四肢為主要運動的自我鍛煉。內講意、氣、力合,外講松整、自然,動作練習過程具有用意不用力、緩慢均勻等特點。體會太極拳運動感覺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其一,從動作松軟中找感覺。
松軟不是身體的哪一部分,而是整體,初學者有針對性地采用一些基本運動,對身體各部位進行松軟練習,就能使身體各個部位在動作過程中獲得松軟的感覺。
其二,在“緩慢均勻”的動作中體會“抽絲”和“阻力”的感覺。
通過進行身體各部緩慢均勻動作的練習,細細體會動作中勁力綿綿不斷的“抽絲”和身體在空氣中受到的“阻力”感覺,使之在大腦中存儲這“感覺”信息,然后,指揮身體各部做出具有這種感覺的緩慢均勻的動作。
2、肌肉的弛張訓練
肌肉的弛張,應在大腦的支配下求達。先應排除僵勁,放松練習。不論放松,還是緊縮練習,都要追求一個“極”字。
放松要從精神到軀體,緊縮也是同樣。放松要使骨節、肌膚、筋脈大限度拉長,緊縮要使肌膚密度加大。要注意放松的時間長些,緊縮的時間宜短。要在柔轉剛的階段,畫圓出方,柔弛剛張練習,要配合逆腹式呼吸,隨著下肢動作的實虛變換,意導為先,里動催外,離弦的一剎那,肌肉繃緊,上下變整。緊縮疾發,隨即松開,這樣久練,既能增加勁力,又能經濟用力,能引化來力,能得機擊發,能達到“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的功夫。
3.腰襠的旋轉訓練。
腰襠的旋轉是勁力的來源。拳論日:“腰為主宰”、“命意源頭在腰隙”、“主自穹于腰”、“腰為車軸,氣如輪”。這些理論從不同角度強調了腰部的重要意義。腰是身體上下轉動的關鍵,它對全身動作變化,調整重心的穩定以及推動勁力達于四梢,起了重要作用。
對腰襠的練用要求有三種:練柔勁要活腰,起到圓活作用,引化得法;練發勁要擰腰,起到增強爆發力,加速直射作用;定勢時要塌腰,起到穩定下肢,氣收歸于丹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