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研究中發現,乳制品中的化學成分就如IGF-1一樣,導致機體癌變。牛奶中本身就有IGF-1,而且奶牛經奶制品工業選擇育種后,產下的牛奶中IGF-1的濃度變得更高。在男性的血液中IGF-1的含量越高,越促進前列腺特殊抗原PSA的生成,而PSA是導致前列腺癌變的蛋白質。普朗特教授還說,鮮奶和乳制品中的鈣會降低維生素D的活性,維生素D則是預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變的有效物質。
IGF-1真是致癌物質?
IGF-1的全稱叫做類胰島素1號增長因子。可以用于促進奶牛產奶,高可增產15%-20%。這樣的牛奶被人喝進去,比普通的、沒有用過這種激素的奶牛產的奶,人們攝入的IFG-1含量就高了,增加了數倍。研究人員對喝了此類牛奶的女性進一步的跟蹤研究發現,她們患乳腺癌的概率確實高了一些。這個結果,使人們認為IGF-1是致癌因子,牛奶和乳腺癌有關系。但是現在還沒有確實的證據說明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
這本著作將致癌物質分成五個等級,來說明它們的致癌性,包括人和動物的致癌物質。比如黃曲霉毒素是被認定的對人致癌物質,當然也有對其他動物的致癌物質。但是IGF-1從來沒有被上述著作提及,它甚至不是動物的致癌物質。
復旦大學乳腺癌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指出:所謂致癌物質,是由世界上有名的科學家一致同意作出決定,并列入“國際癌癥研究中心”(WHO設在里昂的國際性學術機構)出版的性著作里。單憑一個人的遭遇和經歷就認定牛奶致癌是不科學的,一定要做大量而嚴謹的對照實驗來證明,包括臨床的和動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