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韭菜的好處
春寒還料峭,春韭入菜來。韭菜又叫“起陽草”,性溫,有補腎補陽的作用。春天氣候冷暖不一,建議人們到春季不妨多吃一些春韭,以祛陰散寒。而且,春季人體肝氣偏旺,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可增強脾胃之氣,有益肝功能。
增進食欲
韭菜中含有植物性芳香揮發油,具有增進食欲的作用,老人、孩子、孕婦等適當吃些春韭,有益于增進健康。
健胃消食
韭菜具保暖、健胃的功效,其所含的粗纖維可促進腸蠕動,幫助人體消化。不但可預防習慣性便秘和腸癌,還可將消化道中的某些雜物包裹起來,隨大便排出體外,所以在民間還被稱為“洗腸草”。
散瘀活血
韭菜有散瘀、活血、解毒的功效,有益于人體降低血脂,防治冠心病、貧血、動脈硬化。
殺菌消炎
韭菜所含的硫化合物有一定殺菌消炎的作用,可抑制綠膿桿菌、痢疾、傷寒、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菌。
護膚明目
韭菜富含維生素A,多吃不僅能美容護膚、明目和潤肺,還能降低患傷風感冒、寒喘等疾病的幾率。
補氣壯陽
民間稱韭菜為“壯陽草”,其實沒有什么科學根據。
小貼士:
藥用價值
韭菜含有揮發性的硫化丙烯,因此具有辛辣味,有促進食欲的作用。韭菜除做菜用外,還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其根味辛,入肝經,溫中,行氣,散瘀,葉味甘辛咸,性溫,入胃,肝,腎經,溫中行氣,散瘀,補肝腎,暖腰膝,壯陽固精。韭菜活血散瘀,理氣降逆,溫腎壯陽,韭汁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均有仰制作用。《本草綱目》中說:“韭籽補肝及命門,治小便頻數,遺尿,”民間常用韭菜治療身體虛弱,肺結核盜汗,噎嗝反胃,婦女產后血暈,吐清水及跌打刀傷腫痛,神經性和過敏性皮炎,新生小兒硬皮癥等。
韭菜是多年生蔬菜,從種植到換茬結束栽培一般需3~5年時間,有的長達8~10年。
韭菜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蔬菜,為常年的綠葉菜之一。廣州番禺區、白云區、增城市栽培較多。11-12月播種育苗、3-4月定植,一次播種后,可以生長多年,第二年為盛產年,除采收韭青外,還可采收韭花及作韭黃軟化栽培,近年從臺灣等地引進的韭菜花品種廣為種植,產品除少量市銷外,大部分產品出口遠銷美國、日本和加拿大,在國際蔬菜市場中極具競爭力,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出口創匯型蔬菜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