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期
頭痛可出現于圍繞頭或頸部的任何部位,可位顳側、額部、眶部。
多為單側痛,也可為雙側痛,甚至發展為全頭痛,其中單側痛者約占2/3。頭痛性質往往為搏動性痛,但也有的患者描述為鉆痛。
疼痛程度往往為中、重度痛,甚至難以忍受。往往是晨起后發病,逐漸發展,達高峰后逐漸緩解。
頭痛終末期
此期為頭痛開始減輕至終停止這一階段。
兒童偏頭痛的臨床表現兒童偏頭痛是兒童期頭痛的常見類型。
兒童偏頭痛與成人偏頭痛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性別方面,發生于青春期以前的偏頭痛,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等,而成人期偏頭痛,女性比例大大增加,約為男性的3倍。
后續癥狀期
為數不少的患者于頭痛緩解后出現一系列后續癥狀。表現怠倦、困鈍、昏昏欲睡。
有的感精疲力竭、饑餓感或厭食、多尿、頭皮壓痛、肌肉酸痛。
也可出現精神心理改變,如煩躁、易怒、心境高漲或情緒低落、少語、少動等。
中醫治療偏頭痛一般從肝風、痰濁、血淤等方面辯證論治。
如肝陽上亢,風火為患的頭風,多表現為突然頭痛,呈跳痛或脹痛,疼痛劇烈,伴有惡心嘔吐,口干口苦等。
對于頭痛時手足發涼,遇冷加重,惡心嘔吐,舌質淡者,一般為虛寒證。不同證候要選用不同的方藥治療,一般是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
要強調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人頭痛的特點選擇中成藥。
肝風所致的頭痛反復發作,可以選用復方羊角顆粒。肝陽上亢、風火上擾頭目所致的偏頭痛可以服用天麻鉤藤顆粒。
頭痛劇烈,心煩不寧者可以服用安腦丸,每次1丸,每日2次。
對于肝陽上亢,淤血阻絡者可以選擇鎮腦寧、正天丸或養血清腦顆粒治療。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根據病人的臨床特點,辨證選用一些具有其他作用的中成藥。如女性患者常在經期前發作偏頭痛,可以配合服用加味逍遙丸或逍遙顆粒。
頭痛時手足發涼,或平素怕冷,手足不溫者,可服用金匱腎氣丸。經常咽干口渴,手腳心發熱者可服用知柏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