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根據《黃帝內經》中“男八女七”的說法,不管是男女,到了老年以后,都會因為腎氣衰竭,快速衰老,所以補腎氣也在延緩衰老。根據《醫經理解》記載的“關元,在臍下三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人生之關要,真元之所存也。”說明,艾灸關元穴可以防病治病,延年益壽。
2.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這個穴位對于養生人士來講并不陌生,不管是足療、自我按摩等,都會提到按摩足三里這個位置。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具有燥化脾濕,生發胃氣等作用。在《外臺密要》中記載“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眼暗,陽氣逐漸衰弱,所以三里下氣也。”
我們的一般過了而立之年,隨著社會壓力大,應酬多,新陳代謝開始緩慢,多會出現肥胖、體虛、氣短等亞健康狀態。尤其是男性,過了40歲,腎氣衰,腎虛無力等現象多會出現。
所有,要多艾灸足三里,可補氣壯陽,改善氣短,提高,免疫力,起到抗病長壽的作用。
3.艾灸肺腧
肺腧穴位于人體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具有治療肺部呼吸道疾病的作用。在《針灸甲乙經》中記載肺腧可以治療“肺氣熱,呼吸不得臥,上氣嘔沫,喘氣相追逐”等。而在《針灸資生經》也記載肺腧穴可以治療“喘與哮”。現代臨床上多用于治療咳嗽、哮喘、肺癆、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
現代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容易多發呼吸道疾病,稍不注意會出現感冒咳嗽等,所以需要常用艾灸肺腧穴。
每次艾灸5-15分鐘,每月兩次可以起到強壯肺氣,避免受到外邪入侵。
當然,上文中提到的三個穴位都具有預防疾病和延年益壽的功效,如果想要效果更好,可以配合其他穴位一同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