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養生經驗方
艾枕
取細軟熟艾1千克,用布包做成艾枕。每天晚上枕用艾枕,對風寒濕引起的頭痛、頭重有良好效果。如果長期枕用,可以預防感冒、頸椎病及面神經麻痹等。
艾袋
用布縫成15厘米×25厘米的布袋,內裝500克細軟熟艾。將艾袋敷于臍腹部,可以預防和治療中老年人臍腹冷痛,或婦女寒性痛經;敷于肩部,可以緩解肩周炎之痛;敷于腰部,可以預防和緩解寒濕性腰痛。
艾墊
將細軟熟艾制成鞋墊,厚度為3~5毫米。將艾墊墊在鞋內,能治療和預防寒濕腳氣、足癬、凍瘡等。
灸療
用艾條灸治穴位或病變部位,是中醫傳統療法之一。常用的灸法穴位如下:①足三里:調理脾胃,補益中氣,通達經絡,增強體質。 ②三陰交:補益肝腎,調理月經,聰耳明目,固齒堅骨。③關元:補益脾腎,升陽舉陷,溫暖子宮,調理月經。④命門:溫暖腎陽,祛風散寒,壯腰強骨,固精止帶。
艾附溫中丸
艾葉、吳茱萸、川芎、白芍、當歸各 90克,制香附180克,續斷45克,生地30克,肉桂15克,共為細末。米醋打糊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此丸具有益氣補血、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用于婦女子宮虛寒,白帶增多,面色萎黃,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月經不調,少腹冷痛,久不受孕等。
灸治呃逆
艾條點燃,放于床頭,熏10分鐘,可治頑固性呃逆。
艾葉泡足治咳嗽
艾葉50克,放入1500毫升沸水中,煎15分鐘,待水溫稍低,將雙足置于藥液內浸泡,每晚睡前1次,每次15~20分鐘,治療因風寒所致的咳嗽,3~5天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