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洗到位,溫柔擦拭,及時陰干
紫砂壺使用結束后一定要記得全方位的清洗干凈,之后要用茶巾等專用工具進行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擦拭,不能使用對壺身有威脅的細紗布。最后還要將其放在通風處陰干。
四、勞逸結合
使用不能過于頻繁,雖然說養壺最好的手段是泡茶,但是過度的使用也是會造成茶壺積勞成疾的。所以用過后的紫砂壺應該給予適當的休息。
養紫砂壺的關鍵點
紫砂壺的美,第一表現在紫砂表面的機理美,紫砂不掛釉,素面素心,表里如一;第二就是紫砂壺的造型美,500年紫砂歷史流傳下來的經典造型不會超過100個;第三表現在通過泡茶使用表現出來的色澤美。關于第三點的美,紫砂之家將會講述養好用好一把紫砂壺的關鍵點。
明辨土胎好養壺
紫砂壺最傲人之處,在于紫砂泥料的特殊性;養壺成功的秘訣,首重于紫砂泥料的優劣。上等的泥料,讓您養壺事半功倍,倍嘗養壺的樂趣與成就;劣等的泥料,則讓您徒勞無功,食而無味,徒呼負負。所以,慎選紫砂泥料,是您養壺成功的第一步。
勤泡茶
我們必須透過泡茶的過程,把玩茶壺以怡情養性,同時讓壺身藉由泡茶吸附茶油于壺壁;并于沖泡完茶時,滌凈壺身并甪柔細干布趁熱擦拭壺身,因壺溫較高時,茶壺本身的毛細孔會略為擴張,水氣會呈現在茶壺的表面。此時,若用一條柔細干布,把整個壺面拭遍,即可藉由熱水之溫度,將壺身擦拭得更溫潤明亮。
需要注意的細節
泡茶時,勿將茶壺浸水中。有些人在泡茶時,習慣在茶船內倒入沸水,以達保溫的功效,然而這對養壺確是一種傷害,因為會在壺身留下上下不均勻之色澤。紫砂之家建議您泡茶時,可在在壺身下置一養壺墊。
每次使用完紫砂壺泡茶后,應該立即倒掉茶渣。有些講究壺里茶山的人,往往把茶渣一起留在壺里任其陰干,但殊不知茶渣積放壺內容易產生異味或發霉。
避免放在容易沾染灰塵、油煙之處。存放茶壺時,避免放在油煙、灰塵過多的地方,以免影響壺面的潤澤感。
紫砂壺保養的意義
有的壺家購壺后只知使用和賞玩,卻不大懂得“養”壺。事實上,一把壺燒成后,由于胎骨火氣重,紫砂間微孔結構松,壺性很脆,容易受熱脹冷縮的影響,只有通過“養”才能改變其“性格”。再好的紫砂壺都是需要養上幾年才能抬升價格。
宜興當地有職業養壺的,花上千元買把新壺,每天用上好的茶水浸泡,而后不停地把玩,一兩年后養出光澤,再以十多倍的價格賣出去,從中賺取利潤。這雖然只能算得上一種商業行為,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養”對于紫砂壺的重要性。
如長時間不用時紫砂壺內會有味道,去除味道的方法就是在壺內注入開水后,當壺熱透再倒出注入冷水,反復幾次就沒有味道了。因為紫砂泥本身具透氣性和收縮性,在具到冷熱時就會像人的毛孔一樣會收縮與張開。但如果你的壺不是真正的紫砂壺就不要用這種方法了,如果是普通的泥壺這樣會開裂的。
養壺是紫砂壺收藏的一項重要內容,把紫砂壺束之高閣、敬若神明,只藏壺而不養壺,并不是真正的紫砂收藏者。養壺的目的在于增強紫砂壺“蘊味育香”的功能,并能夠使紫砂壺的表面亞光(又叫“包漿”)漸起,愈用愈光亮,甚顯高雅品位。
例如黑紫砂壺,久養之后會呈瓦藍黑色,黑而不黑,澤潤生光;紅泥小壺,久養之后會紅若南國之紅豆;有書畫陶刻裝飾的舊壺,更具書卷之氣。另外,養壺還有鑒別作用,是不是紫砂古壺,或壺所用泥質的優劣,在養壺過程都能看出來。
結語:通過對上面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紫砂壺保養已經有了更多的認識,希望今天的介紹能夠幫助到大家。紫砂壺保養其實非常簡單,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難,只要掌握正確保養的方法就可以了,最后祝大家都能好好的保養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