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心臟的一種嚴重疾病,患了心肌梗死之后,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危害我們的生命。那么心肌梗死的癥狀有哪些?患了心肌梗死之后要如何進行治療?想要預防心肌梗死就要知道導致心肌梗死的原因,什么原因會導致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癥狀
疼痛
疼痛是心肌梗死早期出現的一個癥狀,疼痛的部位和心絞痛是比較相似的,經常出現在安靜或者是睡眠的時候,疼痛的程度比較重,而且范圍也比較廣。持續的時間可以達到很長時間,適當的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片之后還不能緩解。
位于上腹部,常被誤認為胃潰瘍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癥;位于下頜或頸部,常被誤認為骨關節病。部分病人無疼痛,多為糖尿病病人或老年人,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少數病人在整個病程中都無疼痛或其他癥狀,而事后才發現得過心肌梗塞。
發熱
如果出現了全身的心肌梗死,還有一個癥狀就是發熱,伴有心動過速、白細胞增多等癥狀,主要是因為壞死的物質所導致的。一般在疼痛發生的一到兩天會有這類的癥狀出現。體溫一般是在38攝氏度以下,較少超過39攝氏度。
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
胃腸道心梗癥狀約1/3有疼痛的病人,在發病早期伴有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與迷走神經受壞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組織灌注不足等有關;腸脹氣也不少見;重癥者可發生呃逆。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見于75%~95%的病人,多發生于起病后1~2周內,尤其24小時內。以室性心律失常為多,尤其是室性過早搏動;如室性過早搏動頻發(每分鐘5次以上),成對出現,心電圖上表現為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損期時,常預示即將發生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
低血壓和休克
心梗癥狀之低血壓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壓下降常見,可持續數周后再上升,且常不能恢復以往的水平,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緩解而收縮壓低于10.7kPa(80mmHg),病人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20ml/h)、神志遲鈍、甚至昏厥者則為休克的表現。
1.監護和一般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