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富含優質蛋白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深海魚、低脂牛奶、雞蛋、豆制品、瘦肉等,有助于促進肝細胞的修復。
5、蔬菜
多吃新鮮蔬菜,如白菜、花椰菜、紫甘藍等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有助于潤腸通便,排出體內毒素。已經伴有食道靜脈曲張的患者,不宜吃韭菜、芹菜等粗纖維含量多的食物,可以把食物做成爛飯、菜泥、肉末吃。
6、不宜過飽
肝硬化患者消化能力降低,每餐不宜進食過飽,以免增加肝臟負擔,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原則。
①病毒性肝炎:主要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約占60%~80%,通常經過慢性肝炎階段演變而來,急性或亞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細胞壞死和肝纖維化可以直接演變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的重疊感染可加速發展至肝硬化。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發展為肝硬化;
②慢性酒精中毒:在我國約占15%,近年來有上升趨勢。長期大量飲酒(一般為每日攝入酒精80g達10年以上),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繼而可發展為肝硬化;
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隨著世界范圍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發病率日益升高。新近國外研究表明,約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發展為肝硬化。據統計70%不明原因肝硬化可能由NASH引起。目前我國尚缺乏有關研究資料;
④膽汁淤積:持續肝內淤膽或肝外膽管阻塞時,高濃度膽酸和膽紅素可損傷肝細胞,引起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或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⑤肝靜脈回流受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肝靜脈阻塞綜合征、肝小靜脈閉塞病等引起肝臟長期淤血缺氧;
⑥遺傳代謝性疾病:先天性酶缺陷疾病,致使某些物質不能被正常代謝而沉積在肝臟,如肝豆狀核變性(銅沉積)、血色病(鐵沉積)等;
⑦工業毒物或藥物:長期接觸四氯化碳、磷、砷等或服用雙醋酚汀、甲基多巴、異煙肼等可引起中毒性或藥物性肝炎而演變為肝硬化;長期服用甲氨蝶呤(MTX)可引起肝纖維化而發展為肝硬化;
⑧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變為肝硬化;
⑨血吸蟲病:蟲卵沉積于匯管區,引起纖維組織增生,導致竇前性門靜脈高壓,但由于再生結節不明顯,故嚴格來說應稱為之為血吸蟲性肝纖維化;
⑩隱源性肝硬化:病因仍不明者約占5%~10%。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肝硬化的癥狀,肝硬化的癥狀沒有什么特異性,所以剛剛患病的人基本意識不到,建議每年都要做一次體檢,特別是肝臟方面的檢查,這樣能隨時關注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