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值
hPV包括hPV6、11、42、43、44等型別,常引起外生殖器濕疣等良性病變包括宮頸上皮內低度病變(CIN I),高危險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型別,與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高度病變(CIN II/III)的發生相關,尤其是hPV16和18型。不屬于此范圍的,都屬于正常。
hPV檢查報告單
隨著宮頸癌發病率的提高,人乳頭瘤病毒(hPV病毒)感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作為宮頸癌常規篩查手段之一,hPV病毒檢查倍受推崇。
與其他腫瘤不同,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的惡性腫瘤,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主要危險因素。早在1976年,德國學者就發現了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病毒)感染與宮頸癌之間的相關性,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95%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這也是群眾對hPV感染高度敏感的原因。
并非感染了hPV病毒一定會得宮頸癌
是否感染了hPV病毒就意味著一定會得宮頸癌呢?提示,宮頸癌的發生確實與hPV病毒感染有關,hPV有130多個亞型,大多數不會引起人類疾病。其中16型、18型、35型和53型等類型屬高危型病毒,會導致宮頸癌前病變,若不及時干預,會進展成宮頸癌,16型和18型兩種病毒造成了大約70%的宮頸癌病例。
還有一類是低危型hPV病毒,它們不會引起宮頸癌,但會引起人體良性腫瘤或疣,hPV 6和11是常見的低危型hPV,90%的生殖道尖銳濕疣與之相關。所以查出hPV感染,無需過于恐慌,要根據不同的類型不同的情況,進一步檢查。
很多途徑可能感染hPV病毒
hPV不僅可以通過密切接觸、母嬰傳播直接傳播,也可以通過間接接觸(通過接觸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途徑傳播。有些人在外住宿了幾天,回家后發現hPV感染,如消毒不嚴格的公共浴巾、浴盆、浴缸,抽水馬桶等,在入廁、沐浴時會不經意地接觸到帶病毒者殘留在物品上的分泌物,就有可能感染上hPV。
大多數的hPV病毒感染是可逆的
hPV病毒感染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可怕,其實大多數感染會在一定時間后自然消退,并不引起宮頸細胞的改變和致病。如果僅是一過的hPV病毒感染,以后檢查都是陰性,則不必太多關注。
若高危型hPV感染,醫生通常會做婦科體檢及宮頸TCT檢查,若宮頸TCT檢查也發現異常,則要盡快進行手術或其他方法治療;如僅有高危型hPV感染、TCT檢查無異常,宮頸和附件檢查也沒有發現異常,應在3-6月后再次復查hPV病毒是否持續異常;即便是持續異常,如果能在早期就及時進行治療,也可以避免宮頸癌的發生。
而低危型hPV病毒感染,則要注意皮膚和粘膜的變化,如體檢發現肛周等潮濕部位出現丘疹,乳頭狀,菜花狀或雞冠狀肉質贅生物,則要到相關醫院接受正規治療。
總結:看完本篇文章相信你應該了解了HPV檢查是什么意思。當發現身體不適的時候,應當馬上的去看醫生進行治療,有不了解不明白的時候可以直接問醫生檢查的是什么,不可看到一些不明白的字眼就隨意猜測,自己嚇自己。當然,如果檢查有所問題,一定要積極的配合治療。相信醫生,相信自己,保持好的心情,病情一定會很快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