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竇性心律不齊這個詞大家都比較陌生,其實它是心電圖的一種表現形式。那么什么是竇性心律不齊呢?竇性心律不齊發病機制是什么?應該注意哪些飲食保健呢?今天小編就和你一起看看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什么意思。
竇性心律不齊(sinus arrhythmia)系竇房結發出的激動顯著不規律,使心房和心室的節律也不規則。在同一導聯描記的心電圖上,長的P-P間期與短的P-P間期之差超過0.16s(也有學者主張超過0.12s)?;颊咭话銦o特殊癥狀。只有在心率過低或過速時引起心悸、眩暈甚至昏厥。體檢時,可發現心跳和脈搏不規則或呈周期樣改變。
竇性心律不齊發病機制是什么
1.呼吸性竇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
竇性心律失常時,心率的變化與呼吸周期有密切關系。在呼吸過程中,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的興奮性發生變化,竇房結的自律性也因此發生與其相適應的周期性改變。
吸氣時,頸動脈竇及主動脈弓的壓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兒茶酚胺增多,使竇性P-P周期逐漸縮短、心率加快;呼氣時,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產生乙酰膽堿,引起竇房結過度極化,竇房結舒張期自動除極的坡度降低,使竇性P-P間期逐漸延長、心率減慢。心率這種快慢變化的周期等于一個呼吸周期。暫停呼吸時,竇性心律失??赊D為規則。
2.非呼吸性竇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
可能是由于竇房結起搏細胞自律性強度不穩定所致。
3.室相性竇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
目前,認為室相性竇性心律失常發生機制有以下4種可能
(1)P-P間期中包含有QRS波群者由于心室收縮使竇房結的供血得到改善,竇房結的自律性增高。P-P間期縮短,心率增快。在不包含QRS波群的P-P間期,由于竇房結的血供相對減少,竇房結的自律性降低,心率則稍慢。
(2)心室收縮時可牽拉竇房結而增高其自律性,使P-P間期縮短。
(3)心室的機械性收縮可反射性地提高竇房結的自律性,使P-P間期縮短。這是因為心室收縮時引起主動脈弓反射,下一次竇性沖動的加快或減慢決定于心室收縮時與其前的P波之間的時間關系。
(4)竇房結動脈從竇房結中穿過,當心室收縮時可引起竇房結動脈的擴張和收縮,竇房結動脈收縮則竇房結的自律性增高,竇房結動脈舒張,則竇房結的自律性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