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早期皮損常呈小而硬的淡紅色結節,邊界不清,表面光滑,但常演變為疣狀或乳頭瘤狀,有時表面有鱗屑。
根據腫瘤發展的快慢,腫瘤中央遲早會發生潰瘍,發展迅速的腫瘤直徑達到1~2cm大小之前就發生潰瘍,潰瘍表面呈顆粒狀,有壞死組織,易出血,潰瘍邊緣寬而高起呈菜花狀,性質堅硬,伴惡臭。
發生于口唇的鱗癌90%發生于下唇,常為單個結節潰瘍性皮損,較皮膚鱗癌發展迅速,預后差。一般來講繼發于放射性皮炎、焦油性角化病、瘢痕、潰瘍、竇道者,其轉移遠較日光損傷,如日光性角化病為高;發生于口唇、陰莖、女陰者亦易于轉移。
原發性鱗癌少見,早期為一小的丘疹,結節狀或呈疣狀突起,淡紅色,表面粗糙,生長迅速易破潰并向周圍浸潤,多見于頭頂部。繼發性鱗癌多見,常在原有頭皮的慢性潰瘍、瘢痕等損害基礎上癌變所致。
臨床分型
1、菜花樣(乳頭狀)型
初起為浸潤性小斑塊、小結節或潰瘍,繼而隆起成乳頭狀以至菜花樣,淡紅至暗紅色,底寬,質硬,表面可見毛細血管擴張,附以鱗屑和結痂,頂部中心區常有釘刺樣角質,若將其強行剝離,底部容易出血。此型多見于面部和四肢。
3、深在型
初起為淡紅色堅硬小結節,表面光滑,有光澤,漸增大,中央呈臍形凹陷,周圍有新發結節。結節破潰后,形成火山口樣潰瘍。邊緣堅硬、高起并外翻,潰瘍底面高低不平,有污垢壞死組織和惡臭、膿樣分泌物,發展較快,向深處浸潤,可達肌肉和骨骼。鱗狀細胞癌惡性程度很高,很早出現區域性淋巴結轉移,但很少血源轉移。預后較差。
總結:以上就是關于鱗狀細胞癌的一些情況以及一些飲食上的原則,鱗狀細胞癌患者在平時一定要多注意飲食上的習慣以及一些生活陋習,要改掉以前的不良習慣,建立起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