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飲水加果汁,這么多液體一下進入身體,會加重腎臟負擔,造成急性腎衰、急性尿出血。
大量水分進入到血液循環,對心臟、腦血管等器官造成壓力,尤其是有高血壓的患者,容易引發中風。
步驟二
第六天飲用1000毫升蘋果汁加白開水,多加500毫升瀉鹽水(瀉鹽10克),晚上還要喝下臍橙汁+檸檬+特級初榨橄欖油250毫升混合液。
瀉鹽,功效等同于“芒硝”。前些天,報紙上還用芒硝醫療致死的消息。這是一種很猛烈的瀉藥,一天反復吃,會造成嚴重腹瀉、死亡。橄欖油也是溶腸劑,增加瀉下的作用,兩種一起用會大傷身體元氣。
步驟三
白開水500毫升,瀉鹽水(瀉鹽10克),加果汁500毫升。每月一次。
是在前一天基礎上繼續下瀉藥,身體好的還能扛住,也可能會碰巧瀉出一些結石。但長時間如此,會讓身體虛弱,甚至會喪命。
瀉鹽排結石其實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我們需要合理的使用,因為如果用的不正確可能會對身體產生傷害,所以我們需要重視。瀉鹽排結石那么到底瀉鹽是什么呢?我們需要了解下的。
瀉鹽是什么
七水硫酸鎂(分子式MgSO4·7H2O)又名硫苦、苦鹽、瀉利鹽、瀉鹽, 為白色或無色的針狀或斜柱狀結晶體,無臭,涼并微苦,分子量: 246.47,比重1.68,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甘油,在67.5℃溶于自身的結晶水中。
受熱分解,70﹑80℃是失去四分子的結晶水。約200℃失去所有的結晶水成無水物。在空氣(干燥)中易風化為粉狀,加熱時逐漸脫去結晶水變為無水硫酸鎂,本產品不含任何有毒雜質。
七水硫酸鎂因為不容易溶解,比無水硫酸鎂更容易稱量,便于在工業中進行的定量控制。主要用于肥料﹑制革﹑印染﹑催化劑﹑造紙﹑塑料﹑瓷器﹑顏料﹑火柴﹑炸藥和防火材料的制造。可用于印染細薄的棉布﹑絲,作為棉絲的加重劑和木棉制品的填料;醫藥上用作瀉鹽。
瀉鹽制備方法
方法一在天然碳酸鎂(菱鎂礦)中加入硫酸,除去二氧化碳后,重結晶而得,將硫鎂釩(Kieserite,MgSO4·H2O)溶于熱水重結晶而得,由海水制取。
方法二(海水曬鹽苦鹵法)海水曬鹽得苦鹵,用兌鹵法蒸發后,產出高溫鹽,其組成為MgSO4>30%、NaCI<35%、MgCl2約為7%、KCl約為0.5%。苦鹵可用200g/L的MgCl2溶液在48℃浸溶,NaCl溶解較少,而MgSO4溶解較多。分離后,浸液冷卻至10℃便析出粗的MgSO4·7H2O,經二次重結晶得成品。
方法三(硫酸法)在中和罐中先將菱苦土慢慢加入水和母液中,然后用硫酸中和,顏色由土色變為紅色為止,控制pH=5,相對密度1.37~1.38(39~40°Bé)。在80℃下過濾中和液,然后用硫酸調節pH值至4,加入適量的晶種,并冷卻至30℃結晶。
分離后在50~55℃下干燥得成品,母液返回中和罐。也可用低濃度的硫酸與氧化鎂含量65%的苦土中和反應,經過濾、沉淀、濃縮、結晶、離心分離、干燥,制得七水硫酸鎂。反應化學方程式:MgO+H2SO4+6H2O→MgSO4·7H2O
結語:瀉鹽排結石的相關知識我們是不是了解了呢,瀉鹽排結石的步驟我們也需要了解,如果我們的身體有結石可以嘗試以上介紹的方法,雖然方法很簡單,但是其實做起來一點都不簡單,我們需要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