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不少人都患上了股神經痛,而且白領居多。股神經痛是因為長期久坐引發的。那么股神經痛如何治療以及常見的神經痛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主要對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各種病因進行治療,然而坐骨神經痛的疼痛難忍,還需對癥治療。只有采取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臥床休息:急性期臥硬板床休息2~4周。目的是減輕病變對神經的刺激及反應性水腫,有助于癥狀的好轉。體位以仰臥、髖膝關節屈曲佳,或者取不加重疼痛的側臥位。
2.藥物治療,包括鎮靜藥、止痛藥、激素、神經營養藥、微血管擴張劑等的使用。
3.理療在排除結核性脊椎炎、腫瘤等病變后,可采用理療。常用的方法有熱療、超短波、低中頻電療等。
4.神經阻滯治療應用普魯卡因或布比卡因加激素進行椎間孔封閉、骶管封閉、腰臀部局部痛點封閉、硬膜外留置導管連續阻滯等。也可用深部冷凍、射頻熱凝的方法阻滯。
5.牽引治療。
6.推拿治療。
7.腰椎間盤突出的抽吸、溶核、手術等。
常見神經痛有哪幾種
神經痛是常見的神經癥狀之一,它是周圍神經病變引起并放射至該神經支配范圍內的疼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
有的神經痛,可隨咳嗽、打噴嚏和用力時激發或加重疼痛,甚至可因持續某一姿勢或體位而加重疼痛,有時由于脊柱結構病變(如椎間盤突出)引起根性神經痛后,使脊柱活動受限,或活動時疼痛加劇。常見的神經痛為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人體內大的一支周圍神經。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經骨盆,并從坐骨大孔穿出,抵達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
坐骨神經痛,其疼痛發作可沿臀部、股骨后側、小腿外側、足背等呈放射性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下肢肌力減退、跟腱反射減低或消失,當足拇趾向體側后曲時,減少腰部與患肢活動,或點按環跳(股骨大轉子高點至尾骨連線外1/3與內2/3交界處)。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病。發病原因很多。常見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其他如脊柱結核、蛛網膜炎,椎內轉移癌等。另外,骶骼關節炎以及骨盆腔內腫瘤壓迫神經也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就是在坐骨神經經過的部位(即腰、臀、大腿后面、小腿外側和足部)出現疼痛。
坐骨神經被牽拉時疼痛加劇,因此病人的患側下肢常呈屈曲狀態,以減輕疼痛。
坐骨神經痛可用B族維生素、舒筋活血的中藥,以及針灸、理療等方法治療,但是根本的辦法還是治療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