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那么你們知道什么是復合性潰瘍嗎?復合性潰瘍主要就是由胃潰瘍以及十二指腸潰瘍,同時出現才會被稱作復合性潰瘍。那么復合性潰瘍的癥狀有哪些呢?復合性潰瘍又應該怎么治療呢?
復合性胃潰瘍有哪些癥狀表現呢?復合性胃潰瘍,經常的會反復發作,而且還是具有一定的,頑固性的,所以出現復合性胃潰瘍,一定要及早的去治療,因為這種疾病經常會發生這個季節里。
復合性潰瘍的癥狀
上腹痛為主要癥狀,可為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但也可僅有饑餓樣不適感。典型者有輕度或中度劍突下持續疼痛,可被抗酸藥或進食所緩解。
大約有2/3的疼痛呈節律性:早餐后1-3小時開始出現上腹痛,如不服藥或進食則要堅持至午餐才緩解。食后2-4小時又痛,也需進食來緩解,約半數有午夜痛,患者常痛醒。GU也可發生規律性疼痛,但餐后出現較早,約在餐后1/2-1小時出現,至下次餐前自行消失。午夜痛也可發生,但不如DU多見。
部分病例無上述典型疼痛,而僅表現為無規律性的較含糊的上腹隱痛不適,伴脹滿、厭食、噯氣、反酸等癥狀,多見于GU病例。隨著病情發展,可因發病癥的出現而發生癥狀改變。
潰瘍痛是一種內臟痛,具有上腹痛而部位不很確定的特點。如果疼痛加劇而部位固定,放射至背部,不能被抗酸藥緩解,常提示有后壁慢性穿孔;突然發生上腹劇烈迅速延及全腹時應考慮有急性穿孔;有突發眩暈者說明可能并發出血。
復合性潰瘍的治療
治療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癥狀、愈合潰瘍、防止復發和避免并發癥。消化性潰瘍在不同的患者病因不盡相同,發病機制亦各異,所以對每一例應分析其可能涉及的致病因素及病理生理,給以適當的處理。
一般治療
生活要有規律,工作宜勞逸結合,要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如有焦慮不安,應予開導,必要時可給鎮靜藥。原則上需強調進餐要定時,避免辛辣、過咸食物及濃茶、咖啡等飲料。牛乳和豆醬雖能一時稀釋胃酸,但其所含鈣和蛋白質能刺激胃酸分泌,故不宜過飲。如有煙酒嗜好而確認與潰瘍的發病有關者,應即戒除。服用NSAID者,應盡可能停服;即使患者未服此類藥物,亦應告誡其今后慎用。
藥物治療
70年代以前本病的治療主要依賴抗酸藥和抗膽堿藥,H2RA的問世在治療上引起第一次變革;近年倡導的根除Hp是治療上的重大里程碑。
(一)根除Hp治療
根除Hp可使大多數Hp相關性潰瘍患者完全達到治療目的。國際已對Hp相關性潰瘍的處理達成共識,即不論潰瘍初發或復發,不論活動或靜止,不論有無并發癥史,均應抗Hp治療。
(二)抑制胃酸分泌藥治療
潰瘍的愈合特別是DU的愈合與抗酸治療強度和時間成正比。堿性抗酸藥(如氫氧化鋁、氫氧化鎂及其復方制劑)中和胃酸(兼有一定細胞保護作用),對緩解樣疼痛癥狀有較好效果,但要促使潰瘍愈合則需大劑量多次服用才能奏效。多次服藥的不便和長期服用大劑量抗酸藥物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限制了其應用。目前已很少單一應用抗酸藥來治療潰瘍,可作為加強止痛的輔助治療。抗膽堿藥哌侖西平(哌吡氮平)和促胃液素受體拮抗劑丙谷胺治療潰瘍療效不夠理想,已很少用于治療潰瘍。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藥有H2RA和PPI兩大類。PPI作用于壁細胞胃酸分泌終末步驟中的關鍵酶--H+-K+-ATP酶生成時,壁細胞才恢復泌酸功能。因此PPI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比H2RA更強,且作用持久。
目前至少有四種PPI已用于臨床,分別為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潘托拉唑和拉貝拉唑。一般劑量為奧美拉唑20mg、蘭索拉唑30mg、潘托拉唑40mg和拉貝拉唑10mg,每天一次口服;根除Hp治療時劑量需加倍。
(三)保護胃粘膜治療
胃粘膜保護劑主要有三種,即硫糖鋁、枸櫞酸鉍鉀和前列腺素類藥物米索前列醇。這些藥物治療4-8周的潰瘍愈合率與H2RA相似。硫糖鋁抗潰瘍作用的機制主要與其粘附覆蓋作潰瘍面上阻止為散和胃蛋白酶繼續侵襲潰瘍面、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和刺激表皮生長因子分泌等有關。硫糖鋁不良反應少,便秘是其主要不良反應。
枸櫞酸鉍鉀除了具有硫糖鋁類似的作用機制外,尚有較強的抗Hp作用。短期服用枸櫞酸鉍鉀除了舌苔發黑外,很少出現不良反應;為避免鉍在體內過量積蓄,不宜連續長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