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注意防治感染。加強宮縮治療,用抗生素和中藥處理,如果B超發現有胎盤殘留,要作清宮,產后24小時內應經常注意宮縮及陰道流血情況。每日檢查宮底高度,觀察惡露性質。
對產后疼痛者可試用局部熱敷,或針刺關元、中極、曲骨等穴,強刺激,必要時服止痛藥物。子宮復舊不良,或有胎盤、胎膜殘留時,可用宮縮劑如麥角新堿、益母膏等,必要時要刮宮腔,清除殘留的胎盤胎膜。
“媽媽病”之四:產后不設防致孕
Ksily今年26歲,產后恢復很快,寶寶實施的是人工喂養,夫妻性生活沒有采取避孕措施。產后三個月回來做檢查,竟然發現自己又懷孕了。
專家已經碰到很多這樣的例子,有的還沒有來月經就懷孕了。很多人沒有這方面的常識,以為哺乳期不會懷孕,又不好意思咨詢醫生,結果產后沒有多久又懷孕,對婦女的身體是極大的傷害。專家建議即使處于哺乳期,夫妻同房也應使用工具避孕或放置節育環等手段來避孕。
“媽媽病”之五:產后排尿問題
十月懷胎,好不容易才把達7斤重的寶寶生下來,Fiona如釋重負。還沒來得及想如何恢復身材,馬上就面臨一個難以開口的尷尬問題——尿失禁。每次她開心地哈哈大笑、咳嗽時,尿就不能自控地排出來,讓她十分狼狽。
專家說尿失禁是孕婦的常見問題。導致尿失禁的內因是女性尿道相對比較短,外因是生產時胎兒通過產道,使得膀胱、子宮等組織的肌膜受傷,彈性受損,尿道松弛而失去應有的功能。當患者腹部用力、腹壓增加的時候,尿液會不自主流出,尤其當咳嗽、打噴嚏時容易發生。
專家建議產婦在產育期避免過早勞動,應注意預防便秘。產婦在家要有意識地經常做縮宮運動,慢慢恢復盆底肌肉的收縮力。一段時間后失禁便會自行緩解、消失,如果情況仍未好轉,則需要到泌尿科或產科求診。
“媽媽病”之六:產后乳房變化
Lisa產后乳房變得過分碩大,伴有輕微發燒。孩子長時間吮吸乳頭,不久,乳頭有了皸裂,整個乳房又紅又腫,整個身體發燙。去醫院經檢查為乳腺炎。
專家說,產后乳房的變化會衍生出一些問題,要提高警惕。為了保持乳房清潔,預防乳腺炎,分娩后應用肥皂及清水洗凈乳房乳頭,每次哺乳前洗手,用溫開水擦洗乳頭。
乳頭若有皸裂,每次哺乳后,可涂10%的魚肝油鉍劑或10%復方安息香酸酊,促進愈合,嚴重者應停止哺乳,按時將奶擠出,或用消毒的玻璃吸奶器吸出再哺喂。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產褥期腰痛
產后保持充分睡眠,經常更換臥床姿勢,避免提過重或舉過高的物體,不要過早跑步、走遠路。
經常活動腰部,使腰肌得以舒展。如果感到腰部不適,可按摩、熱敷疼痛處或洗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腰部不適感。
平時注意腰部保暖,特別是天氣變化時及時添加衣物,避免受冷風吹襲,受涼會更加重疼痛。
注意勞逸結合,無法避免久站時,交替性讓一條腿的膝蓋略微彎曲,讓腰部得到休息。
如果體重較重應注意控制體重,以免增加腰部負擔,損傷腰肌。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你知道產褥期疾病有哪些了嗎?我們知道了產褥感染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性外陰、宮頸炎分娩時由于會陰部損傷或手術產而招致感染,表現為局部灼熱、疼痛、下墜,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