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過敏是怎么回事?原來它竟是一種季節性反復發作、由花粉引起的一種接觸性皮炎,多發生在女性身上。那么如果患上季節性過敏怎么辦呢?知道季節性過敏如何預防和治療嗎?
季節性過敏其實就是一種皮膚病,通常會隨著季節變化而發生,如果想要避免病癥的發生,還是接受治療的好。
季節性皮膚過敏導致的皮疹多局限于顏面、頸部,表現為輕度紅斑、水腫,略隆起或伴有少數米粒大小紅色丘疹;有的表現為眼周或頸部紅斑,水腫不明顯;有的還可為濕疹樣改變,輕度苔蘚化皮疹,時有糠皮樣鱗屑。常伴有瘙癢,每年反復發生,可自行消退。
病因
過敏反應是一種變態反應,是身體對一種或多種物質的不正常反應,其主要起因是由于過敏患者體內產生了過多的一種特殊抗體,它可以和環境中的過敏原起反應,刺激機體產生、釋放某些過量的化學物質,繼而產生各種癥狀。醫學上把過敏(變應性)分為4種不同的種類,并以羅馬數字I至IV來命名。其中常見的是I型和IV型。I型有時也被稱為“特應性”或者“速發型變應性”。例如,人體在被昆蟲蜇傷后幾秒鐘就會作出反應,動物毛發過敏和花粉過敏在幾分鐘內就有反應,食物過敏的時間則在30分鐘以內。與此相反,IV型過敏的反應則要慢得多,癥狀要在一天或者幾天之后才會出現。例如裝飾物過敏和許多類型的職業過敏等。因此,人們把其稱為“遲發型變應性”。
常見癥狀
1、無菌狀況下的皮膚發紅、發癢、紅腫,多見于先天性皮膚脆弱者。
2、每逢季節變化則易產生濕疹,抗紫外線弱,對合成纖維織物、過濃香水、水質的變化等都會產生皮膚過敏。誘發皮膚過敏的原因大致在于食用海鮮類食物、使用或接觸含金屬的物質,呼吸含有植物花粉的空氣以及對物或昆蟲的反應等。
3、種種原因導致毛細血管無充血,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從而導致皮膚過敏。
季節性皮膚過敏的分類
夏季皮炎
由于強烈的日光暴曬,在人體暴露部位會出現紅斑、水腫甚至水皰,這是一種急性皮膚炎癥反應,叫日光性皮炎,是農村的多發病。皮膚較白的人,由于對紫外線耐受力差,易患此病。盡量做到少出汗、少曬太陽,多在空調房和陰涼處停留。飲食方面,可以多吃清熱食品,如綠豆、苦瓜等,還可多飲苦丁茶、綠豆湯等解暑飲品。
日光皮炎
發病部位常在面、頸、耳、手臂等處,除了皮膚紅腫外,患者常感灼熱、干燥、微癢或刺痛,知覺特別敏感,在衣服摩擦時灼痛難忍。輕者在1~2天后就能好轉,伴有脫屑和色素沉著;重者常發生水皰或大皰,并伴有發熱、惡心和全身不適,需要一周左右才能恢復。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少曬太陽。
蟲咬皮炎
這類皮炎多是蚊蟲叮咬造成的,預防方法是注意保持家中清潔,關好紗窗,勤換衣被,不要在花草樹木叢中玩耍,少接觸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