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胸悶、氣急
約有10%的患者以此為首發癥狀,多見于中央型肺癌,特別是肺功能較差的病人。
引起呼吸困難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肺癌晚期,縱隔淋巴結廣泛轉移,壓迫氣管、隆突或主支氣管時,可出現氣急,甚至窒息癥狀。
②大量胸腔積液時壓迫肺組織并使縱隔嚴重移位,或有心包積液時,也可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但抽液后癥狀可緩解。
③彌漫性細支氣管肺泡癌和支氣管播散性腺癌,使呼吸面積減少,氣體彌散功能障礙,導致嚴重的通氣/血流比值失調,引起呼吸困難逐漸加重,常伴有發紺。
④包括阻塞性肺炎。肺不張、淋巴管炎性肺癌、腫瘤微栓塞、上氣道阻塞、自發性氣胸以及合并慢性肺疾病如COPD。
5.聲音嘶啞
有5%~18%的肺癌患者以聲嘶為第一主訴,通常伴隨有咳嗽。聲嘶一般提示直接的縱隔侵犯或淋巴結長大累及同側喉返神經而致左側聲帶麻痹。聲帶麻痹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上氣道梗阻。
肺癌早期的常見體征
早期肺癌一般并不產生癥狀,所以又叫無癥狀期,短則數月,長則幾年,因人而異,此時患者很少就醫,所以臨床上很難發現,部分肺癌的早期癥狀只是干咳、胸痛、低熱、咳血等一般呼吸道癥狀,這些癥狀與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病相混淆,很難引起患者的注意。除了那些癥狀外,由于肺癌對其他神經之類的壓迫,多數外在體征上也會有所表現,患者及家屬應多加留意,并及時就診。
(1)局限性喘鳴音,為單側性局限性喘鳴聲,特別在吸氣階段的喘鳴音,咳嗽后并不消失,是肺癌早期體征之一,但為時短暫,容易被忽視。
(2)淋巴結轉移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左側多見)時出現聲音嘶啞。喉鏡縱隔檢查有患側聲帶麻痹。
(3)癌腫壓追上腔靜脈時,常見于右上葉小細胞癌,頭部和上肢靜脈回流受阻,產生頭面部和上半身瘀血水腫及靜脈怒張(即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
(4)肺尖部的肺癌又稱肺上溝瘤,常壓迫頸交感神經引起同側瞳孔縮小。上眼瞼下垂、眼球內陷、眼裂狹小、額部少汗等霍納綜合征。
(5)壓迫臂叢神經引起同側肩臂酸痛,不能抬舉,肩部及手指有放射性疼痛和感覺異常,肌肉萎縮。
(6)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甚至發生支氣管一食管瘺,導致肺部感染,壓迫氣道嚴重時可窒息而死。
(7)壓迫膈神經時引起同側膈肌麻痹和上升,X線透視可見病側膈肌運動遲緩,縮鼻吸氣有矛盾運動。
(8)腫瘤接近胸膜時可引起反應性胸水,侵及胸膜時常產生血性胸水。
(9)癌腫侵犯迷走神經可使心率加速,侵犯心肌的傳導系統可引起心律不齊,侵犯心包可產生心包積液,出現縮窄性心包炎的癥狀。
(10)肺癌通過淋巴道轉移時可見到相應部位淋巴結群腫大和鄰近相應部位的壓迫癥狀。通過血道轉移到腦、骨、肝等部位時,均有相應的體征出現。
(11)其他體征,四肢關節疼痛或肥大杵狀指,多發性神經炎,重癥肌無力,庫欣綜合征及男性乳房增生肥大,精神異常等。
(12)舌苔以厚膩苔為多,黃苔剝脫苔次之,舌體有裂紋及芒刺者明顯增多。舌下青筋顯露,大絡脈充盈,小絡脈曲張,舌下瘀斑瘀點明顯增多。
(13)面色,肺癌患者的面色多見蒼白,無光澤,潮紅,紫紅,面紅如妝,面部蟹爪紋、晦暗、萎黃等異常表現,尤以兩頰部為顯著。特別是顴部的蟹爪紋隨著臨床分期的加重而加重。
支氣管肺癌在早期一般沒有特殊的體征,應及時就診,科學診斷與鑒別,早發現,早治療,避免癌腫長大引起支氣管阻塞后可呈現相應的征象,也盡力避免癌病侵及胸部肺外組織者,出現的胸膜腔積液、心包腔積液、膈肌升高、胸壁壓痛點、上腔靜脈受壓迫、聲帶麻痹等體征。
胸外遠處轉移可涉及身體各個部位,呈現的體征也多種各樣。因此對肺癌病人進行體格檢查時要全面細致,特別應注意頸部有無腫大淋巴結,肝是否腫大等常見的轉移病灶。肺癌早期,應多加注意,科學的飲食護理與調理,聽從醫師的安排治療,減少肺癌轉移的威脅程度,健康快樂生活。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于肺癌晚期化療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多加預防,積極治療,就不會患上肺癌這種可怕的疾病。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