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小兒疾病,這種疾病發病人群以小孩為多,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大人也會感染手足口病。那么大人手足口病癥狀是怎樣的呢?下面介紹就是關于大人手足口病癥狀的相關知識。
大人手足口病癥狀
普通病例表現
1、急性起病,發熱、口痛、厭食、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位于舌、頰黏膜及硬額等處為多,也可波及軟腭,牙齦、扁桃體和咽部。
2、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后轉為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
3、消退后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愈,預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重癥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遺癥。
大人手足口病的原因
雖然很多人對于手足口病都聽過,但一定僅僅限于聽過而且。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對于很多人的發病都見怪不怪。但是大人手足口病的原因大家知道嗎?
有數種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薩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腸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
柯薩奇病毒是腸道病毒的一種。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內的整個消化道,通過污染的食物、飲料、水果等經口進入體內,并在腸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獲得該型別病毒的免疫力,對其它型別病毒再感染無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還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別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大人手足口病的治療
手足口病是發生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經常性的傳染病,并且容易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很多種疾病。通常來看,疾病多發病于兒童,一般性的表現為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一些皮膚部位的小潰瘍,那么大人手足口病的治療是怎樣的呢?
1、對于手足口病是可以醫治好的,可以采取一般的治療方法,首先是隔離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對于口腔要做好護理,對于患者的衣服之類的一定要保持干凈清爽,而且衣服應該以舒適柔軟為標準,經常換洗衣服。
2、對于手足口病也可以采取合并治療,對于手足口病患者要及時的進行檢測病情變化,尤其是腦肺部心臟等功能是否正常,另外,還應該注意給患者補充充足的水分,對于電解質,酸堿平衡對重要器官的護理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