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腦干腫瘤
眩暈可呈持續性,可因頭部轉動而加重;病早期即出現腦干損害征如腦神經麻痹、交叉性癱瘓;有明顯的眼球震顫及肢體共濟失調。
2、多發性硬化
約1/3患者有眩暈,其中部分為首發癥狀,是一種逐漸加重的、旋轉性眩暈。眩暈程度一般較輕,但眼球震顫多見而且明顯,多為水平性或垂直性。可伴有惡心、嘔吐,耳鳴及耳聾少見。根據常有視神經、腦干、小腦、脊髓、其他腦神經及大腦半球損害的多個病灶,病程中有多次緩解和復發。
3、第四腦室腫瘤
由于腫瘤壓迫第四腦室底部,刺激前庭核及迷走神經背核,常可引起劇烈眩暈、嘔吐,尤其在第四腦室有可活動性腫瘤(如囊腫),當患者轉動頭部時可因突然閉塞腦脊液循環而發生嚴重眩暈,伴有嘔吐及劇烈的頭痛。如患者保持一定的頭位,避免突然變動位置,可以完全沒有癥狀。因在迅速改變頭位時,可引起眩暈,此種情況易被誤診為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需注意鑒別。
4、眩暈性癲癇病
前庭系統的皮質中樞在顳上回后部或顳頂交界處,這些區域的病變(腫瘤、動靜脈畸形、梗死、外傷性瘢痕)均可刺激皮質而發生眩暈,患者有嚴重的旋轉感,或感覺外界環境向一側運動,伴有惡心,可有眼球震顫。有些在眩暈前或隨之可見一側耳鳴及對側感覺異常。眩暈可為發作的先兆,時間很短,一般僅數秒鐘,如放電擴散到顳葉其他區域,則隨后出現顳葉癲癇的其他癥狀,或出現全身性發作。少數患者以眩暈為惟一表現,此時需與其他眩暈發作鑒別,腦電圖檢查發現棘、尖波及陣發性異常可助診斷。
眩暈的預防
由于眩暈癥狀涉及多個學科、多種疾病,所以在疾病預防方面較為困難。往往眩暈的發作并無先兆,有些誘因尚不確切,如周圍性眩暈前庭神經炎,30%有前期感冒病史,推測病毒性感染是其發病因素。但大多數感冒不一定引起前庭神經炎,所以發病前期并無良好的干預手段。中樞性眩暈應早期檢查MRI、DSA,有助于相關疾病的診治。
結語:眩暈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正是因為眩暈的常見,我們很多人都不重視它,以為只是一個突發狀況。偶然性的眩暈可以忽視,但是多次眩暈就可能會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那你就需要及時去醫院就醫檢查了,千萬不能拖,以免產生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