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種由細菌感染所引發的皮膚疾病,那么丹毒的癥狀有哪些呢?丹毒的發病率高嗎,丹毒傳染嗎?今天給朋友們帶來丹毒的治療方法,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知識吧。
丹毒的治療方法
對于我們任何人來說,只要患上疾病,我們就應該治療,不是嗎?那患上丹毒應該如何治療呢?
1. 局部治療
皮損表面可外用各種抗菌藥物。加壓治療可減輕淋巴水腫,有助于預防復發。可輔以物理療法,如窄波紫外線照射等。
2.系統治療
首選青霉素,療程10~14天。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復發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動期間,大劑量抗菌藥物治療有效,但需要繼續以間歇性小劑量維持較長時間以取得完全效果。
3. 外科療法
如果丹毒患者使用以上的方法進行治療,且無效的話還持續性硬性水腫的話,則可以進行整形外科治療。
丹毒的癥狀與類型
1、局限型
較常見,好發于手部。感染后1~2日局部皮膚暗紅腫脹,逐漸形成境界清楚的紫紅色斑,中央部分消退,邊緣隆起向周邊擴展,偶有水皰和壞死,可有局部淋巴結腫大。局部灼痛和瘙癢,一般無全身癥狀,不治亦可于數周或數月后自然痊愈。
2、全身型
皮損彌漫或泛發,伴發熱及關節癥狀。
3、敗血癥型
皮損更多,全身癥狀更重,可出現心內膜炎,甚至致死。后兩型很少見。
丹毒的檢查與診斷
相信大家都知道,當我們患上疾病的時候都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的,不是嗎?那當我們患上丹毒的時候,應該如何檢查呢?
一、檢查
1.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或中性粒細胞增多,血沉加快,抗鏈球菌溶血素增多。
2.組織病理,真皮高度水腫,毛細血管及淋巴管擴張,結締組織腫脹,中、小動脈內皮細胞腫脹。管腔為纖維蛋白栓塞,真皮及擴張的淋巴管中有彌漫的炎性細胞浸潤(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有時可見鏈球菌,水腫劇烈者可見表皮內水腫或大皰。
二、鑒別診斷
1.接觸性皮炎,有明顯的刺激物及過敏性物質接觸史,皮損發生在接觸部位,境界清楚,瘙癢明顯,病人無全身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