⒊生物力學
關節軟骨的可伸張性、抗壓力、抗剪切力及軟骨通透性降低。軟骨水分增加,過度腫脹,軟骨下骨硬化。
⒋生化改變
蛋白聚糖的含量濃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變,膠原纖維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質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現異常改變。
⒌病理學
不規則的軟骨損害,在負重區域的軟骨下骨硬化、囊腫,邊緣骨贅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癥狀
1.頸椎骨質增生
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感覺,可因頸部活動而加重,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現不同的癥狀,晚期可導致癱瘓。
頸椎骨質增生嚴重者還會引起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吞咽困難等。
2. 腰椎骨質增生
好發部位,以腰三,腰四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癥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后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
3.膝關節骨質增生
初期,起病緩慢者膝關節疼痛不嚴重,有可持續性隱痛,氣溫降低時疼痛加重,與氣候變化有關,晨起后開始活動,長時間行走,劇烈運動或久坐起立開始走時膝關節疼痛僵硬,稍活動后好轉,上,下樓困難,下樓時膝關節發軟,易摔倒,蹲起時疼痛,僵硬,嚴重時,關節酸痛脹痛,跛行走,合并風濕病者關節紅腫,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動有彈響聲,部分患者可見關節積液,局部有明顯腫脹,壓縮現象。
預防
1.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于持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髂上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2.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并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于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軟骨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于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尤其是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因此骨質增生康復的方法在于運動,意義在于消除或減輕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礙,大限度地恢復其生活和勞動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及時治療關節的損傷
關節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損傷。關節的骨質增生經常與關節內骨折有直接關系。由于骨折復位不完全,造成關節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對于關節內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治療,作到解剖復位,完全可以避免創傷性關節炎和關節骨質增生的發生。
4.減輕體重
體重過重是誘發脊柱和關節骨質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造成骨質增生。因此對于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骨質增生。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經過了以上的詳細介紹,大家都對骨質增生的原因也有了很大的了解。如果發現身邊有人患上這種疾病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發生不好的后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對身體的保養,以免出現骨質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