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應是因為人體不適應環境而導致的病癥,是高原地區常見的疾病,高原反應會給愛旅游的人士帶來很大的影響。那么你知道高原反應有哪些癥狀嗎,高原反應怎么辦,高原反應應該怎么治療,又什么方法能預防高原反應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高原反應常見的癥狀有頭痛,失眠,食欲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頭痛是常見的癥狀,常為前額和雙顳部跳痛,夜間或早晨起床時疼痛加重。肺通氣增加如用口呼吸,輕度活動等可使頭痛減輕。
高原反應的發病率與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時間以及體質等有關。一般來講,平原人快速進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時,50%~75%的人出現高原反應,但經3~10天的習服后癥狀逐漸消失。本病的發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高原反應的發生率與男性的體重指數呈正相關,與女性的體重指數無關,說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治療
1.輕癥者
可不予處理,一般經適應1~2周癥狀自行消失。反應較重者酌情選用鎮痛、鎮靜、止吐等藥物對癥治療,如去痛片、地西泮、甲氧氯普胺等。頭痛及嘔吐還可用“氨撲苯”及“消嘔寧”,后者主要作用于嘔吐中樞而對其他區域無抑制作用。
2.重癥者
可予間斷或持續吸氧,不主張長時間吸氧,因有礙機體對低氧環境習服。必要時可用輕緩利尿劑如醋氮酰胺或用氨茶堿口服等治療。
治療基本原則是早期診斷,避免發展為嚴重高原病。輕型患者無特殊治療,多數人在12~36小時內獲得充分適應后,癥狀自然減輕或消失。
臨床表現
1.由平原快速進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由高原進入海拔更高地區,在數小時或1~3天內發病。
2.有下列表現之一或一種以上者應考慮本病。
①有頭痛、頭昏、惡心嘔吐、心慌氣短、胸悶胸痛、失眠、嗜睡、食欲減退、腹脹、手足發麻等癥狀,經檢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者。評價癥狀的程度主要依據頭痛及(或)嘔吐的程度(輕、中、重度),并結合其他癥狀。
②休息時僅表現輕度癥狀如心慌、氣短、胸悶、胸痛等,但活動后癥狀特別顯著者。
③有下列體征者,如脈搏顯著增快、血壓輕度或中度升高(也有偏低),口唇及(或)手指發紺,眼瞼或面部浮腫等。
3.吸氧或適應1~2周,或轉入低處后上述癥狀或體征明顯減輕或消失者。
檢查
1.接觸高原的狀況是初次進入高原或回到平原居住一段時間后重返高原,或從高原至另一更高處。
2.發病地區的海拔高度。
3.從進入高原到發病經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