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而引起脂溢性皮炎的因素有很多,如微生物、氣候、飲食等等。那當患上脂溢性皮炎的時候,有什么癥狀呢?脂溢性皮炎又應該怎么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脂溢性皮炎的癥狀以及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偏方,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脂溢性皮炎可以說是一種很嚴重的皮膚以及,患者可能出現皮膚,糜爛的癥狀。而至于脂溢性皮炎的具體癥狀一般有以下幾種。
1.頭部損害
輕型者,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以頂部明顯,眼眉亦可發生類似損害。
2.面部損害
多見于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有滿面油光。
3.皺襞部損害
皺襞部損害大多數是出現早i腋窩已經乳房下部等區域,并且伴有糜爛、結痂,皸裂等癥狀。
4.軀干部損害
常見于上胸部、肩胛部,為圓形或橢圓形或不整形黃紅色或淡紅色斑,有的形成環狀、多環狀損害。嚴重者,皮疹泛發全身,呈彌漫性潮紅,脫屑顯著,為脂溢性紅皮病。
5.嬰兒脂溢性皮炎
常于出生后1~3個月發病,前頭頂或整個頭皮可覆滿厚薄不等油膩性灰黃色或黃褐色痂屑,可累及眉區、鼻唇溝、耳后等處,微癢。一般在3~4周內痊愈,若持續不愈,常并發感染或異位性皮炎。
鑒別診斷
當患者出現脂溢性皮炎的時候,是需要到醫院進行治療的。那在治療之前需要做哪些鑒別診斷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頭面部銀屑病
損害分散成片狀,界限分明,鱗屑很厚,觸之高低不平,頭發不脫落,短發聚集而成束狀,重者損害可連成大片,擴展至前發際處,侵及前額數厘米。刮去鱗屑有薄膜現象(即將鱗屑刮除,其下為一紅色發亮的薄膜)及出血現象(即輕刮薄膜可出現散在小出血點),薄膜現象和出血現象是銀屑病損害的重要特征。
2.玫瑰糠疹
好發于頸、軀干、四肢近端,呈橢圓形斑疹,中央略帶黃色,邊緣微高隆起,呈淡紅色,上覆白色糠秕樣鱗屑。初起為單個損害,稱為母斑;母斑漸大,直徑可達2~5cm或更大,有時可有2~3個母斑同時出現,1~2個月后陸續出現較小的紅斑,發生于軀干處,皮疹長軸與皮紋一致,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不復發。
3.體癬
損害邊緣隆起而狹窄。界限清楚,有中央痊愈向周圍擴展的環狀損害。瘙癢明顯,患者往往有手足甲癬的病史。
4.紅斑性天皰瘡
主要分布于面、頸、胸背正中部。開始在面部有對稱形紅斑,上覆鱗屑及結痂,頸后及胸背部紅斑基礎上有水皰出現,破裂后形成痂皮,尼氏征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