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濕疹佳治療方法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于變態(tài)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至于確切的病因有時很難找到。
中醫(yī)稱為“奶癬”,多發(fā)生在乳兒期,通常在出生后一兩個月起病,也有在出生后三、四星期即發(fā)生,一般在兩歲左右自動緩解。
濕疹主要表現為皮膚表面長出很多紅斑或者小丘疹,有明顯滲出,如果用手撓抓,會使皮膚表面潰爛,皮膚潰爛處會流出黃色液體而結痂。
濕疹常發(fā)于頭部和面部,比如額部、雙頰、頭頂部等,也有可能蔓延全身。得了濕疹的孩子會感到患處刺癢,因而會焦躁不安、哭鬧不止,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如果護理不當,極有可能使患處皮膚感染化膿,形成膿皰疹。
【西醫(yī)治療】
癥狀較輕可不用藥,多清洗患處即可。如癥狀較重可用氫化可的松軟膏涂患處。
1.去除病因
家長應密切注意容易誘發(fā)的內、外因素,并盡量尋找可能的致病因素加以去除,積極配合治療,保持皮膚清潔。
2.外治
外用藥可選用復方魚肝油軟膏及依沙吖啶氧化鋅霜膏配合含有皮質激素的霜劑,如1%糠酸莫米松、丙酸倍氯美松乳膏等。
3.激素治療
積極治療全身疾病,清除病灶。對急性泛發(fā)以及對多種治療方法效果不佳者,可考慮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口服。
4、總體治療原則
用什么樣藥物劑型治療濕疹依據濕疹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不可用油膏;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
濕疹可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應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凡更換新藥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藥物清除干凈。在更換藥物時好先在小塊濕疹涂擦,觀察效果,以決定是否使用。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加重病情。
對濕疹不嚴重的寶寶,只需局部用藥,但不能自行濫用藥物,以免引起皮膚損害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