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Ebola)近來讓全球陷于恐慌之中,不過在今年早些時候,病例在各大洲激增的MERS病毒才是讓全球衛生部門的官員為頭疼的。今年夏天,病情的蔓延趨勢有所減緩,但病原體并未消失,更讓人擔憂的是,流行病學專家至今還沒有把它徹底搞清。
無論是疾病還是怪誕的社會潮流,傳染所具有的神奇魔力和不可預知性,一直讓熱愛科學和創新的人群深深著迷。在《財富》(Fortune)工作的我們也不例外。在這一系列短文中,我和我的同事將追尋各種不同的“突然蔓延”——從MERS病毒到不那么致命的并購傳言、市場恐慌、圖書銷售以及當代“自拍”現象——希望更好地了解它們。一些趨勢的蔓延更容易用科學來解釋。人們也認為MERS病毒能夠像埃博拉病毒一樣,屬于科學能夠解釋的那一類。
mers病毒產生背景
生背景編輯人體內的冠狀病毒早于1960年代在英國被分離出來,病毒因其表面皇冠狀的突起物而得名。它可能與人、豬、貓、狗、鼠和雞的呼吸系統感染相關。2003年中國出現的SARS病毒就屬于冠狀病毒。MERS由此成為第六種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也是過去10年里被分離出來的第三種。
從2012年夏天開始,一種與SARS類似的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在沙特阿拉伯奪命,進而擴散到其他國家。2013年5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確認的患者有38例。
2012年9月被確認起,截至2014年4月15日已致死92人。
SARS病毒曾經感染八千多人,死亡率為11%。而截至5月14日,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中有53%已經死亡。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現在已經被研究人員稱為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
“我們不知道是否存在較大數量的無臨床癥狀或癥狀溫和的MERS病例。但是僅僅從粗略的死亡率來看,MERS要(比SARS)更致命。”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表示,“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來理解當前的形勢。”
袁國勇表示,仍在研究發病機理,以及可能的抗病毒的治療方法。在2013年3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袁國勇的研究組發現,SARS康復者血液中的抗體對MERS病毒也會產生強烈反應,這說明兩者是相近的病原體。
“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檢測曾得過SARS的中國人血液中的抗體時,會做出錯誤的診斷。”袁國勇表示,“此外,由于康復了的SARS患者體內存在低水平的抗體,這讓他們在感染MERS之后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病癥。這叫做抗體介導的免疫增強。”
袁國勇認為科學界急需弄清楚的問題包括,這種病毒是否可以人傳人,預防和治療感染的佳方法是什么,以及病毒的來源究竟是什么——是蝙蝠,還是其他動物。
結語:以上就是今天三九養生堂為大家介紹的有關內容,大家知道了嗎?通過上文的揭秘,大家知道了MERS病毒是如何成為人類的殺手了吧,趕緊去做好預防吧,希望上述的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