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的中老年人都患了腦萎縮,而輕度腦萎縮是常見的癥狀,當發現有輕度腦萎縮的癥狀時,應該及時配合醫生進行預防和治療,以免病情嚴重,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輕度腦萎縮的癥狀以及它的治療方法。
輕度腦萎縮
腦萎縮是以病理改變命名的一種腦病,是指各種原因所引起的腦組織結構體積縮小,腦實質減少,腦重量減輕,細胞數目減少,腦回變平,腦溝增寬增深,腦室、腦池和蛛網膜下腔擴大。
輕度腦萎縮有輕度的腦動脈不同程度退化型的病變,屬于一種慢性的進行性疾病。
輕度腦萎縮的癥狀
腦萎縮起病較為緩慢,呈進行性加重,多數病人的發病日期難以明確肯定。其臨床的表現與腦萎縮發生的部位及程度有關。
其中彌漫性大腦皮層萎縮以癡呆、智能減退、記憶障礙、性格改變、行為障礙為主。有的伴有偏癱和癲癇發作。
局灶性腦萎縮主要是從性格改變開始,小腦萎縮主要是語言有障礙而且肢體不協調的情況。
從腦萎縮的臨床表現來分析,大致又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大腦機能衰退,二是癡呆等智能減退。
大腦機能的衰退表現為頭暈、頭痛、失眠、記憶力差、手足發麻、情緒抑郁等。
智能減退表現為認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障礙,如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計算能力的減退,以至發生癡呆。
性格行為的改變
輕度腦萎縮的早期癥狀就是性格行為的改變,而且病人會顯得落落寡歡,不喜歡和人交流,變得沒有欲望,思想,與家人的感情也變淡。
生活習慣刻板怪異,性格急躁,言語腦萎縮增多,或啰嗦重復,或多疑自私,對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特別關注,常因一些微小的不適而糾纏不清。
所有的患者的高級情感活動,羞恥感、責任感、光榮感和道德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亦可出現睡眠節律的改變。
記憶障礙
近事記憶缺損發生較早,如經常失落物品,遺忘已應諾的事等。隨著病情發展,漸至記憶力完全喪失。
智能減退、癡呆 表現為理解、判斷、計算能力等智力活動全面下降,不能適應社會生活,難以勝任工作及家務。
漸至不能正確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齡、進食不知饑飽,出門后不識歸途,收集廢紙雜物視為珍寶。
病致后期,終日臥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別親疏,大小便失禁,發言含糊,口齒不清,雜言無章,終至完全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