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大多數原因都是飲食引起的,重要的就是飲食問題,高血壓患者要知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才是好的,原發性高血壓的癥狀都有什么?這對于大家早發現此疾病有非常大的幫助。下面我們來看看。
1、一般表現
通常起病緩慢,早期沒有癥狀,可以多年自覺良好而偶于體格檢查時發現血壓升高,少數患者則在發生心、腦、腎等并發癥后才被發現。
高血壓患者可有頭痛、眩暈、氣急、疲勞、心悸、耳鳴等癥狀,但并不一定與血壓水平相關,且常在患者得知患有高血壓后才注意到。
體檢時可聽到主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主動脈瓣區收縮期雜音或收縮早期喀喇音。沉淀持續高血壓可有左心室肥厚并可聞及第四心音。
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血壓暫時升高,以后血壓升高逐漸趨于明顯而持久,但一天之內白晝與夜間血壓仍有明顯的差異。
高血壓病后期的臨床表現常與心、腦、腎功能不全或器官并發癥有關。
2、并發癥
血壓持久升高可有心、腦、腎、血管、視網膜等打靶器官損害。
(1)腎
長期持久血壓升高可致進行性腎炎硬化,并加速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可出現蛋白尿、腎功能損害,但腎衰竭并不常見。
(2)心
左心室長期面向高壓工作可致左心室肥厚、擴大,終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壓可促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及發展并使心肌氧耗量增加,可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猝死。
(3)視網膜
視網膜小動脈早期發生痙攣,隨著病程進展出現硬化改變。血壓急劇升高可引起視網膜滲出和出血。
(4)血管
除心、腦、腎、血管病變外,嚴重高血壓可促使形成主動脈夾層并破裂,常可致命。
(5)腦
長期高血壓可形成小動脈的微動脈瘤,血壓驟然升高可引起破裂而致腦出血。高血壓也促進腦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可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及腦動脈血栓形成。
血壓季度升高可發生高血壓腦病,表現為嚴重頭痛、惡心、嘔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昏迷或驚厥,血壓降低即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