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則不建議服用消炎藥,李延表示,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后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通常而言,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而對于病毒性感冒,抗菌藥物不但起不了作用,還可能產生副作用,長期濫用會導致體內產生耐菌株。到目前為止,治療病毒性感冒沒有特效藥,常見的病毒唑、金剛烷胺等效果都不是很明顯,所以主要是對癥處理。
兒童感冒類型不易區分慎用藥
對于成人來說,感冒后比較容易分出感冒癥狀,可對于兒童尤其是嬰幼兒來說,是較難分清感冒癥狀的。所以此時家長不可亂給孩子服藥,而應立刻前往醫院,以免耽誤病情,引發并發癥。
陜西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李鳳俠表示,兒童本身免疫系統不太完善,孩子更容易過度服藥,家長不要擅自給兒童服用感冒藥,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幼兒。一般情況下,三個月以內的孩子,出現感冒癥狀應及時到醫院,由醫生來確定感冒癥狀,而對于三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如果只是表現為輕微的流鼻涕,且精神狀態良好的孩子可以吃些中成的感冒藥。但孩子吃藥后2~3天未見好轉,就應立刻前往醫院。
小兒感冒是種常見病,所以很多家長習慣自行購藥,發現孩子出現感冒癥狀不分情況就給吃消炎藥,其實這種做法是比較危險的。比如,有兩種特殊類型的感冒常會侵襲小兒,分別是咽結合膜熱和皰疹性咽峽炎,這兩種癥狀多會有發燒癥狀,孩子精神狀態也不是很好,并且有拒絕吃東西、煩躁的跡象。而此時家長若只是繼續給孩子服用消炎藥,則會給病兒增加更多的痛苦。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精神狀態不好、有發熱等跡象,就不要再給孩子服用任何感冒藥了,而應及時就醫,這樣不僅可以幫助病兒康復,還可避免抗生素等藥物的不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