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水果如何吃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大量水果上市,面對這些琳瑯滿目的水果,我們應該怎樣合理食用呢?下面給您幾條建議。
一、和水果天天見
建議大家天天吃水果,是因為水果中含有很多我們所需要的有益成分。
1.糖分和有機酸
水果的獨特之處——酸酸甜甜的口感,就是糖類和有機酸帶給我們的。這二者的比例不同,水果呈現出的酸度和甜度就會有差異。糖分可以給我們帶來能量;有機酸可以刺激消化腺分泌,增進食欲,促進食物消化,還可以保護維生素C并促進鐵、鋅、鈣等營養素的吸收。所以水果作為零食加餐再合適不過了。
2.膳食纖維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這就是我們吃水果可以產生飽腹感,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的原因。另外,膳食纖維中的一種——果膠,還可以預防高膽固醇血癥,延緩餐后血糖的升高。所以一些慢性病患者能夠合理的吃水果是個不錯的選擇。
二、 吃水果要好色
水果中還有一些有益于人體健康的物質——植物化學物質。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花青素、番茄紅素、類黃酮、類胡蘿卜素等等,這些物質都是具有抗氧化、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癌、降血脂等生理作用。這些植物化學物質主要存在于顏色鮮艷的水果中。如柑橘類、葡萄、西瓜、紅心的火龍果等等。所以建議大家選水果時顏色要鮮艷。
三、吃水果要適量
很多人認為水果中的脂肪含量低,能量低,所以吃水果不會發胖,于是就會大量的吃起來。水果之所以是甜的,是因為水果中含有糖分,這種糖分跟飲料、糕點里的糖分一樣,攝入過多也會轉化成脂肪的。如果在不減少飯菜量的情況下,吃上兩個大蘋果,或者吃半個西瓜,脂肪就會越積越多,不利于正常體重的控制。吃水果要適量,比如中等大小蘋果每天一個左右,或者西瓜兩三角就可以了。
四、水果不能代餐
水果代餐是眾多減肥方法中的一種,因為水果所含有的營養物質中可以提供能量只有:蛋白質、脂肪、糖分。但是水果中蛋白質、脂肪的含量很低,所以供能的主力軍只有糖分,從供能的角度來講,水果適合替代主食,因為主食也是靠它所含的糖類(淀粉)來給我們提供能量的。但是,如果用水果也去替代其它的食物的話,短期還好,長期會造成蛋白質的攝入不足,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基礎代謝率的下降,不但不能保持正常的體重,還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如果一定要用水果代餐的話,建議代一餐,而且不建議是早餐,其余兩餐要正常合理攝入食物。
五、吃水果要新鮮
蔬果中除了上面介紹的營養物質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維生素,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維生素C。顧名思義,水溶性維生素就是要依靠水分生存的,新鮮水果含有大量水分正好能夠保存大量維生素。如果水果放置過久,就會蒸發大量水分,隨之也會丟失很多水溶性維生素。所以為了攝取更多營養素建議您每次少量買水果,每天都吃新鮮的。
另外還有一點,水果不合理的放置會出現腐爛現象,多數人的做法是:把腐爛部分切掉,吃剩下的部分,其實這樣的做法欠妥。大家都會認為細菌微生物只會存在于腐爛部分,其實這周圍看上去完好的果肉上也會存在一些有害物質,很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而且營養素含量也會下降。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您如果舍不得丟掉整個水果,那么就遵循一個尺度,腐爛部分小于整個水果體積的三分之一時,我們就切除一半,吃完好的另一半;如果腐爛面超過三分之一,建議您就不要吃了。
結語:秋天吃水果之前一定要先弄明白各種水果的屬性,才能放心的吃。正所謂“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因為人的體質不同,所以別人吃了覺得好的水果未必就一定適合你。并且每天吃水果一定要適量,千萬別把水果當主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