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春茶和夏秋西湖龍井茶的區別。春茶特級外形扁平光滑,芽長于葉,色澤嫩綠,湯色嫩綠明亮,清香;滋味清爽或濃醇;葉底嫩綠。其余各級龍井茶隨著級別的下降,外形色澤由嫩綠向青綠、墨綠轉化,茶身由小到大,茶條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轉向濃粗;葉底由嫩芽轉向對夾葉。
夏秋龍井茶,色澤深,茶身較大,體表無茸毛,湯黃亮,有清香味但較粗糙,滋味濃略澀,葉底黃亮,總體品質與同級春茶相比差得多。
通過以上分析發現,普通消費者要買到正宗西湖龍井好茶是很困難的,要有平時積累和掌握基本的茶葉常識。
貯藏
龍井茶的經濟價值較高,生產、銷售和消費等各環節中都會產生品質劣變,不同環節中應采用不同的儲存保鮮方式。但不論采用何種貯存方式,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龍井茶水分含量盡量要低,不得高于6%,要求龍井茶生產企業能嚴格控制成品茶的水分含量。第二,儲藏環境的空氣相對濕度要低,控制在60%以下為佳。第三,嚴禁茶葉與異味接觸。在感染異味方面,因為茶葉中含有帖烯化合物和高分子枸櫞酸,這些能很快就吸收其他物質的氣味而改變或掩蓋茶葉本來的氣味。如把茶葉和樟腦丸、香料、藥物等放在一起,或把茶葉放在氣味較濃的新木器、新漆器里,在幾個小時后就會感染到這些東西的氣味,若喝了輕則使人不快,重則不能飲用。第四,避免陽光直射。光線對茶葉品質有影響,特別是將茶放置于強光下太久,很容易破壞葉綠素,使得茶葉顏色枯黃發暗,品質變壞;同時,如在日光下曝曬,還會產生日曬味,難以飲用。第五,防止茶葉擠壓。避免擠壓破碎,損壞茶葉美觀的外形。第六,分批放置。家庭消費一般是購買小規格包裝的茶葉,分批放置,盡量減少平時飲用過程中因環境條件的影響而發生的品質劣變。消費者購買龍井茶后,消費過程一般較長,為保證飲用品質,需要有一個簡便可靠的儲藏方法。若儲藏得法,保持干燥的龍井茶儲藏一年仍能保持色綠、香濃、味醇的品質。1
龍井的保鮮
茶葉貯藏中主要采用干燥技術、低溫冷藏技術、真空除氧及氣調技術等多種保鮮技術。
干燥技術
干燥技術是傳統的貯茶技術,一般采用石灰。木炭、硅膠等與茶葉一起貯藏,具有一定的效果。從理論上講,水分對茶葉品質影響極大,干茶含水率要盡可能的低,一般要求低于6%。環境相對濕度對干條含水率影響很大,一般貯藏環境相對濕度應低于60%。干燥技術是延長茶葉保質。保鮮期以及應用其他保鮮技術的前提。其中,家庭可用的有兩種:(1)生石灰儲藏法。傳統的家用儲藏法多采用石灰缸干燥法,具有一定的效果。可選擇體積合適且密封性能好的鐵箱、玻璃瓶、米缸、陶瓷罐等作為容器,大小視包藏的茶葉多少而定,要求干燥、清潔、無味、無銹;干燥的茶葉用干凈的薄紙包好(不得用舊報紙,以免茶葉吸附墨味),每包半千克,用細繩扎緊,一層一層地放入罐的四周(石灰袋置于中央),密封即可。儲藏量大的一般在底層鋪塊狀生石灰,上層放置大包裝的茶葉;儲茶數量少時可采用分裝方式如箱裝、袋裝等,將用牛皮紙包裝好的龍井茶放入裝有石灰的箱或袋內一起儲藏。石灰用量應根據茶葉含水量情況而定,茶葉與生石灰的比例一般為4﹕1-5﹕1。這種方法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觀察,需經常調換石灰,每年至少調換3-4次。生石灰吸潮風化后要及時更換,一般裝壇后過一個月就要更換,以后每隔1-2個月更換一次。否則不僅石灰失去了吸潮作用,而且石灰中的水分還會被茶葉吸收。用此法儲存西湖龍井茶,效果甚佳。此法中的生石灰也可用硅膠代替,其效果更佳,當硅膠吸水變色后,可烘干后繼續使用。(2)木炭儲藏法具體方法與生石灰儲藏法相似,所不同的是以木炭代替生石灰為干燥劑,即將1千克木炭裝入布袋中,以后每一兩個月更換一次即可。如果木炭吸潮,要先將木炭燒紅,冷卻后裝入布袋,每袋重約1千克;每一兩個月要把木炭取出燒干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