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吸電子煙過了5分鐘后,他們的肺部有收縮跡象,結合其他呼吸測試,還發現有發炎癥狀。這是第一次有證據證明僅僅使用一支電子煙,就能對呼吸系統產生這么強烈的刺激。
這種短期的肺部反應是否會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還不明朗,比如是否會造成肺氣腫等肺部疾病。但研究人員強調,如果僅僅使用幾分鐘就能引起呼吸道變化,那長時間反復使用電子煙可能造成的后果,就不得不引起重視了。
尼古丁含量高易致癌
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主管伊麗莎白·波特博士表示,電子煙制造商為把煙彈中的液態尼古丁蒸發出來,使其產生吞云吐霧的效果,在其中添加了大量丙二醇,作增濕劑。丙二醇多可占到煙彈內液體含量的90%。該物質易刺激呼吸道,進而引發一些急性癥狀,對健康的危害可能比傳統煙還要高。
此外,法國一項研究顯示,使用電子香煙亦會導致癌癥。根據法國國家消費研究所數據顯示,部分電子香煙產品中尼古丁含量甚高,而一些電子香煙所包含的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并不低于普通香煙。因此,電子香煙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和普通香煙一樣會引發癌癥。
同時,因為電子香煙裝置加溫速度過快,在此過程中還會產生一種叫丙烯醛的劇毒性分子。吸入丙烯醛可能損害呼吸道,出現咽喉炎、胸部壓迫感、支氣管炎;大量吸入可致肺炎、肺水腫、休克、腎炎及心力衰竭。對兒童而言,電子香煙內的液體尼古丁可能是致命的。然而,研究人員指出,暫時還沒有理由禁止使用電子香煙,也沒有專門的措施來保護兒童免受電子香煙的危害。
2009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對幾家電子煙制造商的產品進行了分析,發現在這些電子煙中,除了乙醇和甘油之外,還存在微量致癌物質亞硝胺以及其他一些潛在的有害物質。
不承認其戒煙功效
世界衛生組織曾于2008年9月就“電子煙”發表公開言論,稱尚未掌握科學證據證明電子煙是安全有效的戒煙工具。世衛組織從未認為電子香煙是一種合法的、幫助吸煙者戒煙的尼古丁替代品。
中國是電子煙的發明者和主要生產地,全球 90%以上的電子煙來自中國深圳等地,但我國對其監管尚屬空白。在我國,電子煙既不屬于藥品,也非保健品、醫療器械,更不是煙草,因而大多數電子煙處于“三無”狀態,即無產品標準、無質量監管、無安全評價。
在國際上,各國政府對電子煙的態度和政策也存在很大差異。有的國家認為其是一種消費品,有的國家則認為是藥物,還有些國家認為是煙草產品。因而,對電子煙的政策也各不相同,有的國家支持,有的國家禁止,有的國家則進行適當的管制,還有的國家至今未表態。
結語:大家可以了解電子煙的已經被有些國家直接明文禁止,就知道它的危害有多大,電子煙相比傳統香煙的危害只增不減。所以想要戒煙的朋友好不要在使用這個方法了。平時可以多轉移注意力,出門散散步,找朋友一起運動。都是不錯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