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云手的神意
文事武功,對神意的要求都是第一位的。演練者的意就是不丟不頂的太極拳意。
用神意統領周身,按規矩運轉,就會出現“周身無處不太極”的狀態。既然云手是太極拳的“母式”,那么云手的神意就是太極拳演練和實作的神意。
正常情況下,神意的關注有內外之別。在內為內勁的隨機調節,在外為眼神的適時觀照。
“遵易理,合拳法,統周身”才是云手神意的“真態”。
三、云手的軌跡
云手雖然是簡單的畫圈,但要求很絀,不是言傳身教的確難以明了。而日.各家風格不同,要求有別。這里以洪傳陳式太極拳為例,說明云手的運行軌跡。
一般情況下,單獨操練云手,都是先從單云手開始的。因為雙云手無非是雙手的交替配合,明白了單云手,自然就能舉一反三,通曉雙云手的動作要領。
單云手又有定步和活步之別,起步階段自然以定步為基,可減少難度,易于入門。按傳統的單云手操練形式來分,又有正反之別。下面具體講一下定步右單正云手的運動軌跡。
“云手”動作要領剖析
1.始終保持身體中正不偏
云手動作頭宜正直,百會微上頂,即虛領頂勁,神貫于頂,眼隨云動的手,練拳時頭部不可偏側與俯仰.在意念上頭頂上好似有物,要有虛虛上頂之意.這樣才有精神.才能達到滿身輕利。
軀干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腋窩微向外撐開,兩手在沉戶墜肘下保持圓話自然的圓弧狀態,松腰斂臀,在舒松中含有緊湊的肢體配合,并貫穿于“云手”動作的始終,不可上體前傾后仰、左右歪斜、充分體現出楊式太極拳中正、大方、嚴正、舒展的外在形象。
2. 以腰為軸
“云手”是典型的以腰背帶動四肢的動作,掌握好用腰的原理,對“云手”動作要領的理解至關重要。“以腰為軸”強調腰部運動的機能。
我們做云手動作時必須腰胯放松、以腰為軸,“云手”動作的完成靠腰左右轉動,帶動胳膊、手,左右上下弧形轉動,帶動腿的抬、收、伸,在腰的主宰下,全身各部位都在做弧形運動,動作不能忽快忽慢,不能出現停頓。才能打出太極拳的風格特點來。
3.分清虛實陰陽
拳論中有“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之說。做云手動作時必須分清虛實、陰陽相濟。如在做左云手時重心坐在右腿上,右腳為實為陽,左腳為虛為陰。這樣側行開步才能輕起輕落,點起點落。
右手在上格擋對方來手為實為陽,左手在下靜中寓動為虛為陰。當左腳跟落地后,重心漸漸移到左腳上,左腳為實為陽,右腳點起向左腳并步(小開步)為虛為陰。左手在上格擋對方來手為實為陽,右手在下靜中寓動為虛為陰。
就這樣一陰一陽、一虛一實在兩腿兩手之間不斷轉換.才能做到重心平穩過度、邁步輕靈。當然分清虛實陰陽不僅體現在形體上,首要是在神意上要有虛實陰陽為先導。
結語:關于太極云手,我們就介紹到這里了。練好太極云手不僅可以提升我們的太極水平,對改善我們的身體機能也有一定的幫助哦。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了很多關于太極云手的知識,希望這些分享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