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醫的藏象學說,精氣是人體的基本物質,是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故有“夫精者,身之本也”之說。強腎養精,調節機體內部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是傳統太極拳健身養生的主要方面之一。
二、傳統太極拳運動對人體“氣”的滋養
太極拳運動除了養身外,尤以養氣為主。拳諺說:“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太極拳運動對人體氣的滋養,主要是對后天之氣(外氣)的調納和先天之氣(內氣)的攝納。
氣在人體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氣遍及全身,既可用以催血,又可用以養血。氣與血的關系是以氣為主,血為副,氣為衛,血為營。人的一生全靠營衛。
如果血不足尚可暫生,氣不足則立陷險境。因此,滋養“氣”是太極拳健身養生的重要內容之一。
腹式呼吸是太極拳有別于其他體育項目的特點之一。它要求動作與呼吸配合,動作的開為吸,合為呼,升為吸,降為呼;在變換姿勢為吸,定勢為呼。
講究動作的柔緩、均勻、連貫、圓活和深、緩、細、長的呼吸自然配合。這種動作與呼吸自然配合的運動方式,有利于胸部舒展寬松,使肺活量增大,納取自然界中更多的清氣(后天之氣)。
清氣進入肺部之后,有一部分與水谷精氣合成為宗氣,積聚于胸中“氣海”上司呼吸;另一部分與水谷精氣合成后,循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輸入血脈,轉化為營氣,以運行血液。
宗氣足,肺部的吐故納新,新陳代謝就健旺;營氣足,血液營養和滋潤全身的生理器官就旺盛。
練習太極拳的要領
一、理論與實踐結合
首先,理論上要了解太極拳的淵源流派、明白所練太極拳的基本要求、風格特點、運動規律、技術方法和招式動作名稱。
各派太極拳的動作要領、拳路安排、風格特點等都各成一體。
拳術都有一個共同之處,也有著和別的拳術不同之處,了解清楚后,練習太極拳的手法、步法、身法、勁法等也就簡單明了了。
想要提高太極拳境界,就要熟練太極拳基本功,太極拳基本功是提高太極技術的直接方法。
教練員在教學過程中先言明也很重要。例如陳氏拳的掌為瓦攏掌、開步要腳跟內側先著地,而其它太極拳就不同了。思想上有了正確認識、習練過程中做到符合要求就容易多了。
有了認識還須多練、多體會。有的人因為做不好記不住而不好意思練。
要知道太極拳看起來較易,要練好就不是那么簡單了,一定須要大膽模仿,多跟多練多體會方能掌握好。待到拳練熟練好,整個人在練拳和生活中都會變得更加自信。
學習太極拳貴在堅持,堅持練習太極拳能幫助你延年益壽,太極拳是一項完美的健身運動,對身體非常好。
二、基本功、拳路和推手同步進行
基本功包括關節活動、拉韌帶、基本手法、腿法、步法、樁功以及單式動作和幾個動作組合等的練習。
每天安排部分時間練習基本功是非常有助于太極拳的全面提高的,自古就有“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之說。
除基本功外,重要的是練好拳路。拳路習練應先學練簡短的入門套路,再學練較長的傳統套路,如此省時又便于掌握。
在學拳的同時配合推手練習收獲就更大了。現實中很多人認為練好拳才能練習推手,那是保守的不科學的說法。
其實練拳是知己功夫,推手是知彼功夫,知己知彼也是要走由淺入深的過程,練拳和推手是互相依存、相互促進的整體。
結語:看了上文的介紹,您對太極拳“用神用氣”悟中求是否了解了呢?初學太極拳要掌握太極拳的注意事項,在練習中,不斷領會太極拳的精神要領,并熟悉太極拳的運動規律,不斷提升自身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