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立身中止,分清虛實
頭自然正直、松肩沉肘、含胸塌腰,百會穴與長強穴相互貫注。在練功過程中,要細心體會重心的轉移,分清陰陽虛實。
④練功時間及運動量
練功時間每次20分鐘至1小時,逐漸增加。運動量可根據個人身體素質靈活安排,健康者以練完后身體稍感疲憊但精神舒暢為適宜。
太極有助于睡眠
中醫認為,練太極拳能加強腎的藏精、保精功能,并能調節內分泌系統。因此,通過練太極拳,不僅能改善腰腿酸軟,也能改善體虛腎虧引起的失眠、多夢等癥狀,可明顯改善睡眠質量。
太極拳的練習,即“腹式呼吸”,通過腹腔壓力的改變,使胸廓容積增大,胸腔負壓增高,上下腔靜脈壓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由于腹腔壓力的規律性增減,腹內臟器活動加強,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促進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防止便秘。
科學研究表明,打太極拳時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縮和舒張,可以加強血液循環。
更重要的是由于肌肉運動,可使冠狀動脈反射性擴張,心肌毛細血管開放增多,氧供給充分,心肌營養加強,收縮功能提高,同時全身皮膚、肌肉、內臟中儲備的毛細血管網擴張,導致血壓下降,可有效地防止夜間發生心腦血管急癥。
練太極拳可以調整神經功能活動,使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得到恢復,陰陽達到平衡。因此,通過練拳養神,能夠治療神經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寧等癥。
老年人在睡前練習太極拳可以提高睡眠質量,有效的改善失眠的癥狀。
長練太極有益智作用
很多科研人員都對太極有所研究,長期練習太極對我們的神經系統都有著很大的改善作用,能夠起到健腦益智的作用。
(1)練太極拳,對植物神經系統產生良性影響。練太極拳時呼吸較深,可對植物神經系統的機能發生影響(據醫科大學證明,呼氣時副交感神經興奮,吸氣時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可使植物神經系統活動紊亂得到調整和改善。
(2)練太極拳能在大腦皮質形成一個特殊興奮灶,而其他區域則處于抑制狀態。練太極拳時,要求精神貫注,意想小腹(即意守丹田),排除雜念,即要“用意不用力”和“心靜”。
這種意識和身體鍛煉相結合的方法,都是在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提高的情況下完成的,它使大腦皮質功能區形成一個特殊興奮灶(即興奮集中在很小的一定區域),而其他區域則處于抑制狀態。
這樣就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可以打破疾病的病理興奮灶,修復和改善高級神經中樞的功能,起到健腦強身作用。
(3)練太極拳還有利于提高人體動作的平衡性與協調性。太極拳動作的協調性和平衡性要求較高,這對神經系統是一種鍛煉,有利于平衡和協調動作的發展。
太極拳的其他好處
增加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練太極要心靜意定,練拳時必先令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將協調全身內外器官機能的任務交由中樞神經系統(意定)執行,加強了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
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