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醫的理論來解釋,就是通過太極拳的鍛煉,使人的陰陽、表里、寒熱、虛實;精、氣、血、津液、神、智等生命指標參量達到內在的和諧平衡及自身與自然界外在的和諧平衡,使人進行生理、心理、病理的自我調控、自我修復,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太極拳講究平衡、協調,這和中醫理論是一樣的,太極拳的神奇功效就在于自我調控。
2、太極拳健身祛病特點
太極拳的強身健體以及對慢性疾病的康復治療作用,歸納起來有兩個顯著特點,即:“整體性” 和“全面性”。
所謂整體性,是指太極拳健身及醫療康復作用,是整體把握生命機能,注重“生命之樹”的培基固本,增益正氣(維系生命的能量),而不是針對某些具體疾病或某個局部起作用的特殊療法。
太極拳是從整體上發揮作用,通過鍛煉強化和旺盛生命機能,使之自我調控、對疾病進行自我修復,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太極拳健身是一種“整體療法”。
整體療法,得益于太極拳周身運動的協調性,一動有無不動,節節貫穿,運動量療法自然也就可以達到整體效果。
所謂全面性,是指太極拳的醫療康復作用十分廣泛。對人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感覺系統的許多慢性疾病都有防治效果。
而且還能增高減肥、健美身形、美容黑發、延緩衰老,同時還能平和心態、振奮精神、消除抑郁、開朗性格。
它對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疾病都有康復治療作用,這就是所謂的“性命雙修”。所以很多學者把太極拳健身說成是“全科治療”。
太極拳對神經系統的好處
一、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神經系統是人體的“司令部”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它的支配下進行的。神經系統是有機體內能夠感受刺激,產生和傳導興奮,控制和調節各種生命活動并起主導作用的人體組成部分。
神經系統在控制和調節機體的活動中,首先是借助各種感受器,接受人體內外環境的各種刺激信息。
經周圍神經傳到腦和脊髓,通過腦和脊髓各級中樞的整和作用,再經周圍神經傳導到各效應器,控制和調節人體各系統進行的活動。
可見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是使人體各系統形成一個對立統一的整體;二是使人體各系統與外界保持相對平衡,否則人體機能下降或發生病變,甚至危及生命。
太極拳運動要求體松、心靜和意識主導,可以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機制的轉換。
習練太極拳時可使大腦皮層運動區域的活動處于興奮狀態,使大腦皮層的其它區域因負誘導作用而處于抑制狀態,所以人們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余習練太極拳可以變換大腦皮層的興奮區域,從而使大腦得到較好的調節和休息。
同時亦可以降低疾病在大腦皮層引起的病理興奮,有助于被疾病病理興奮所抑制或衰退的功能得到興奮,使病狀逐漸減輕或消失,從而達到較好的健身、祛病的功效。
二、對運動系統的影響
運動系統是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等部分組成。骨是運動杠桿,骨連結起到樞紐作用,骨骼肌是運動的動力部分,三者聯系密切。
其主要功能是使人體在空間移動,使人體各部分相互關系發生變動,維持身體各部分以及整體的位置與姿勢。
其次還支撐著我們的體重,保證了人體的基本外形,對我們的腦髓和內臟器官進行了很好的保護,維持他們的正常活動,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行。
太極拳特別強調以內中軸引動腰脊(外中軸),依次帶動關節,使人體內外進行輕松、慢、圓的整體性武術運動。
這樣必然會對人體各系統特別使對腰和四肢都得到及其良好的刺激,增強其柔韌性、協調性和力量,將人體筋骨肌肉連的又有彈性又有力量,加強了關節和骨骼的固定性和平穩性,從而保證了關節和骨骼的正常活動。
結語: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對牙齒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常練太極拳還能防治骨骼疏松。缺鈣人群可以通過練習太極拳輔助補鈣,不僅鍛煉了骨骼,還保護了牙齒。老年人練習太極拳還能防治老年癡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