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對于自身健康也來越在乎,日常體檢也被大家所接受。但是很多人對于健康體檢還存在著一些誤區。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普及一下體檢小常識,為大家解開那些所存在的誤區。
很多人對體檢的認識存在著誤區,大部分人未能達到健康體檢的正確意義。那么,對于日常體檢常見的幾大誤區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一一揭開吧。
誤區一:關心“五臟”輕視“五官”
許多人在選擇體檢項目時,往往對五臟六腑很關心,認為這才是關乎性命的重點,對五官科檢查等卻不重視。專家指出,五臟等重要器官固然要仔細檢查,一些五官科檢查或是普通尿檢等看起來好像是小檢查,但是對全身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例如,眼底視網膜是全身唯一可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的末梢血管,其狀況對全身系統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的診斷及治療非常重要。
誤區二:認為輻射有害拒絕透視
很多人認為X線檢查對人體有著一定的傷害,嚴重些會直接導致白血病的發生,因此拒絕做透視。專家指出,X線對生物細胞有著一定的破壞作用,經常進行此項檢查會影響生理機能,造成染色體異常,從未導致癌癥的發生。但是,一天兩次照射不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因為醫護人員在做檢查時所用的劑量在安全范圍之內。偶爾做一次胸透、胃鏡檢查、拍片或者血管造影都不會引起不良反應反應。
誤區三:吃過早餐再抽血不影響體檢結果
韓小紅指出,作為體檢的常規項目,肝功能、腎功能、血脂和血糖等要求體檢者必須空腹。因為人在空腹時處于相對的基礎代謝狀態,反映人體血液中的真實情況。進食后,食物經口腔咀嚼初步消化后即由胃腸道消化吸收進入血液中,然后由血液輸送到各個組織器官。因此,食物中的某些成分進入血液,會使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濃度增高,從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為了使某些驗血項目做得更精確,希望患者一定要遵循醫囑。
誤區四:一次體檢正常管十年
有的人認為,一生中做一兩次體檢就可以了。因為一次體檢能夠官十年或者是更久。但是,醫生為我們指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隨時會改變,我們必須長期注意忌保養。一次檢查結果正常只能說明體內暫時無疾病的存在,也有可能某些疾病變化很輕微,檢車不出來。人體健康會隨著時間、年齡、生活習慣而改變,因此我們需每年定期做一次健康體檢。
健康體檢類別
體檢項目
① 一般形態:主要檢查身高、體重、胸圍差、腹圍臀圍等,對照《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標準》,評估營養、形態發育等一般情況
② 內科 主要檢查血壓、心肺聽診、腹部觸診、神經反射等項目
③ 外科 主要檢查皮膚、淋巴結、脊柱四肢、肛門、疝氣等
④ 眼科 檢查視力、辨色、眼底、裂隙燈,判斷有無眼疾
⑤ 耳鼻喉科 檢查聽力、耳疾及鼻咽部的疾病
⑥ 口腔科 包括口腔疾患和牙齒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