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肥胖兒要在控制飲食以及增加運動量方面給予有效指導,比如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飯前先喝湯,進餐時要細嚼慢咽等。另外,還需要改變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多運動少坐臥,在快樂的游戲中不斷消耗熱量,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
問題5:外生殖器異常
應對措施:早發現早治療
在幼兒園體檢中發現不少男童有包莖問題。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治療包莖時疼痛,所以一再猶豫,以致拖延治療。包莖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危害:由于長期被包皮緊裹,龜頭的發育會受到影響;尿中沉積物和尿垢積存于包皮內,除造成包皮與龜頭間粘連外,還易引起龜頭炎。
易被忽視且后果嚴重的外生殖器異常就是幼兒隱睪。隱睪是指幼兒出生時一側或雙側睪丸未降入陰囊,而停留在腹股溝或腹腔內。若長期停留在腹股溝或腹腔里,會因為高溫造成睪丸的病變,甚至可能喪失生育能力。所以,隱睪手術越早進行預后越好。如果孩子在檢查中發現了有外生殖器問題,應盡早治療。
兒童體檢重點檢出項目
孩子的健康是家長的責任,因此孩子的每一次體檢媽媽們都應特別重視。經常關注寶寶健康的媽媽們會發現,孩子的體檢的時候有四個重點項目是一定不能遺忘的。那么究竟是哪四項呢?不知道的媽媽們就一起往下了解一下吧。
兒童體檢重在監測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體格和智力發育異常。兒童體檢有幾個特有的項目與重點,像鉛含量、微量元素、骨齡、智力水平、聽力檢測等等。
微量元素中的鉛是惟一的人體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影響智力和骨骼發育,造成消化不良、貧血,破壞腎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即使人體內有0.01微克鉛的存在,也會對健康造成損害;鐵、銅是相輔相成促進發育,增強抵抗力,能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
據調查,貧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齡正常孩子矮2厘米至10厘米。鐵缺乏會降低免疫力,影響認知能力,造成行為怪異、多動;體內的鋅低于正常1/2水平的兒童有80%存在嚴重發育遲緩,孩子要想長高,鋅的含量很重要;鈣、鎂是一對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相輔相成促進發育,鈣缺乏、高血鈣都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引起疾病。
因此,鈣不能隨便補充,必須檢測后遵照醫囑補充。據國外新資料顯示,偏頭痛與腦內鎂元素的缺乏有關;近視的孩子往往體內缺鉻,缺鉻也會影響免疫力。
骨齡測定主要是根據X光片分析評判青少年的身高潛力和發展。據科學研究顯示,青少年出現骨齡發育提前趨勢,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高、體型。
學過生物的人應該都知道,孩子在23歲左右的時候就不再長個。但是現在,有的孩子16歲身高就不再往上增長了。大多數都是由于飲食不合理,比如喜歡吃一些快餐盒膨化食品,這些都都會導致孩子骨齡發育提前。
兒童體檢重在監測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生理和智力發育的異常。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應1~2周作一次檢查;6月齡以內的嬰兒每月1次;6月齡以上、1歲以下的嬰兒每2個月1次;1~3歲幼兒半年1次;3~18歲每年1次。
重點一:鉛含量
鉛是人體唯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影響著智力和骨骼的發育,造成消化不良、貧血,破壞腎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即使人體內有0.01微克鉛的存在,也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因此,鉛測定是兒童體檢的重中之重。
重點二:血色素
貧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齡正常孩子矮2~10厘米,原因多半是缺鐵。缺鐵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影響認知能力,造成孩子行為怪異、多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