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口腔健康的當下,電動牙刷因高效清潔、使用便捷,備受消費者青睞。不過,任何事物皆具兩面性,電動牙刷若使用不當或產品欠佳,也會危害口腔健康。了解經常用電動牙刷的危害,有助于我們科學用刷,維護口腔健康。
一、經常使用電動牙刷可能帶來的危害
1、牙齒磨損
若使用電動牙刷方式不對,比如刷牙用力過猛,或選了刷毛過硬的刷頭,長期下來會過度磨損牙齒。電動牙刷本身的高頻振動已有較強清潔力,若額外施壓,會加速牙釉質磨損。牙釉質是牙齒外層的堅硬保護組織,受損后牙齒會變敏感,進食冷熱酸甜食物易酸痛,還可能改變牙齒形態,影響美觀與咀嚼功能,長期甚至引發咬合問題。
2、牙齦損傷
牙齦組織脆弱,使用電動牙刷操作不當,極易受傷。像刷頭在同一部位停留過久、刷牙用力過大,會致牙齦出血、紅腫,甚至引發牙齦炎。若不及時治療,牙齦炎可能發展成牙周炎,導致牙齦萎縮、牙齒松動。此外,質量不合格的電動牙刷,振動頻率不穩或過高,也會增加牙齦損傷風險。即便合格產品,若使用者牙齦敏感,初次使用未逐步適應,也可能感到不適。
3、口腔黏膜受損
使用電動牙刷時,若刷頭碰到口腔黏膜,其振動可能擦傷黏膜。黏膜受損后會形成口腔潰瘍,帶來疼痛,影響進食和說話。尤其刷牙習慣大幅擺動刷頭的人,更易誤撞黏膜。而且,黏膜破損后細菌易侵入,增加感染風險,延緩傷口愈合,威脅口腔健康。
4、耳部不適
部分人使用電動牙刷時會耳部不適,如耳鳴、輕微疼痛。這是因為電動牙刷的高頻振動經牙齒、顱骨傳導至耳部,刺激耳部神經和組織。雖非普遍現象,但對耳部敏感人群會造成困擾。長期受此振動刺激,可能潛在影響聽力,盡管相關研究有限,仍需關注。
5、交叉感染風險
電動牙刷刷頭使用后若清潔不當,易滋生細菌,尤其在潮濕環境下繁殖更快。若家庭成員共用電動牙刷,或長時間不換刷頭,細菌會在使用者間傳播,增加交叉感染風險。例如,幽門螺桿菌等有害菌可能借此在家庭成員間傳播,引發胃腸道疾病,還會加重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