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站起眼前發黑、指甲變得薄脆易斷、整天渾身沒勁提不起精神……這些可能都是缺鐵發出的“求救信號”!鐵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缺鐵不僅影響氣色,還可能引發缺鐵性貧血。別擔心,今天就把補鐵的“超實用攻略”分享給大家,教大家用最快的方法補足鐵元素,重新活力滿滿!補鐵的食物有哪些?
一、補鐵的“黃金法則”:吃對食物是關鍵
1、紅肉:補鐵界的“扛把子”
在眾多食物中,紅肉堪稱補鐵的“主力軍”。牛肉、豬肉、羊肉等紅肉不僅含鐵量高,而且其中的鐵屬于血紅素鐵,人體的吸收率高達20%-30%。每100克牛肉中含鐵量約2.8毫克,且富含蛋白質、鋅等營養元素,能與鐵協同作用,促進吸收。建議每周吃2-3次紅肉,每次攝入量控制在80-100克,紅燒牛肉、香煎牛排、清燉羊肉湯都是不錯的選擇,既滿足味蕾又能高效補鐵。
2、動物肝臟:補鐵“小能手”
動物肝臟也是補鐵的優質食材,豬肝、雞肝、鴨肝等含鐵量極高,每100克豬肝含鐵量可達22.6毫克。不過,肝臟中膽固醇含量相對較高,不能過量食用,每周吃1-2次,每次50克左右為宜。可以將豬肝切成薄片,做成菠菜豬肝湯,菠菜富含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也可以把雞肝鹵制后當作小零食,方便又補鐵。
3、海鮮:鮮美的補鐵“寶藏”
貝類、蝦類、魚類等海鮮同樣是補鐵的好選擇。比如每100克蟶子含鐵量高達33.6毫克,生蠔、扇貝等貝類含鐵量也很可觀。魚類中的三文魚、金槍魚不僅含鐵,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有益。清蒸蟶子、蒜蓉粉絲蒸扇貝,這些簡單的烹飪方式既能保留海鮮的鮮味,又能最大程度留存鐵元素,每周吃2-3次海鮮,補鐵又營養。
4、素食補鐵:植物界的“潛力股”
對于素食者來說,雖然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屬于非血紅素鐵,吸收率相對較低,但選對食物也能有效補鐵。豆類及其制品,如黑豆、紅豆、豆腐干,含鐵量豐富;黑芝麻每100克含鐵量達22.7毫克,可以磨成粉沖調食用;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西蘭花、莧菜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鐵。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比如在菠菜中加幾顆切碎的圣女果,能顯著提高鐵的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