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代表性食品。作為節日食品,早是為了慶祝糧食豐收,喜嘗新糧。因為“高”與“糕”諧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后來才有了重陽節登高吃糕的習俗。
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茱萸節。茱萸香味濃郁,有驅蟲去濕、去除風邪的作用,也有消積食、治寒熱的功能,可以入藥,也可以制酒養生祛病。所以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有佩帶茱萸或者登高望遠時插茱萸的習俗,還可以將茱萸當作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壽。
飲菊花酒
菊花酒清涼甘美,有明目、補肝氣、安腸胃、利血、治頭昏、降血壓、減肥之功效,是強身益壽的佳品。飲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經開始盛行。在我國民俗中,人們在菊花盛開之時,采集菊花的莖葉,與谷物摻在一起釀酒,等到來年九月九日飲用。
登高望遠
在重陽節這一天,民間有一個普遍的習俗,就是人們要在這一天外出登高望遠。關于它的來源,有兩種說法。
1,古代人們崇拜山神,認為“九九老陽,陽極必變”,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遠,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來逐漸演化為一種娛樂活動。
2,重陽時節,農忙秋收大多已經結束,這時候老百姓比較清閑,山里的野果、藥材又是成熟季節,所以人們這時候就會去山上采集野果、藥材等等,后來逐漸將活動集中到重陽這一天,演變成重陽節登高望遠的習俗。
減少洗澡次數,少用堿性沐浴露
入秋以后,洗澡的次數可以減少了。金秋時節的氣溫相對而言沒有那么高,流汗也沒有那么多了,所以不必要洗那么多次的澡,否則可能把身體表面上的一層油脂清除掉,從而破壞肌膚的油水平衡。
進補:避免盲補
秋季是進補的時節,很多老人在此時“貼秋膘”。不過新老人提醒大家,一定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補,很多中藥補品非常講究體質的寒熱,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避風而臥,保暖防寒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秋季夜里涼風習習,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使得疾病上身。因此這個時節,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臥。
重陽時節正值秋季,此時應早臥早起。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如果秋季適當早起,便可減少或縮短血栓形成的機會,對預防腦血栓發病有一定意義。
重陽節前后,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人們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增強體質,防止感冒。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且不宜添得過多,自身感覺不冷就可以了。常言道:“出門需防三、九月”、“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重陽節吃什么,我們現在應該知道到了重陽節哪些食物吃起來美味了。它是傳統的節日,到了這一天人們會登高,會飲用菊花茶欣賞菊花。此時天氣比較冷,所以大家需要做好身體方面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