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湯
綠豆湯大家在夏季的時候應該都經常喝吧?就是因為綠豆具有解毒和去火的作用,所以天氣炎熱、長瘡、心情煩躁的時候我們都常常會喝。對于肝火大的人群來說,綠豆湯也是很好的。

荸薺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荸薺性味甘、微寒、無毒,有溫中益氣、清熱開胃、消食醒酒的功效。臨床上可用于緩解熱病煩渴、痰熱咳嗽、咽喉疼痛等癥狀。凡熱病后余熱未凈的心煩口渴、口舌生瘡、便干尿黃等有肝火者都非常適宜食用。
涼拌西紅柿
有人說西紅柿是蔬菜,其實西紅柿也是一種水果。西紅柿不僅是公認的有營養的蔬果之一,同時還具有美容、補血、平肝等功效,秋季吃西紅柿也能起到一個去火的功效,西紅柿中豐富的維生素C對調節機體內分泌也有重要的作用。可生吃,涼拌著吃,做成湯吃,效果都非常不錯。
1、肝火上炎
是指肝火病癥中表現為上部有熱象或具有上沖性特點者,如頭暈、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邊尖紅,甚或昏厥、發狂、嘔血等。中醫認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點,因此多表現為人體上半身的病癥。治宜疏肝降火為主,可用天麻鉤藤飲等。
2、肝火耳聾耳鳴
見于《醫學元要·耳》。耳聾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鳴善怒、面赤、口苦脅痛、耳竅脹塞、脈弦者。因肝腎同源,腎開竅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聾。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龍膽瀉肝湯等方。
3、肝火眩暈

眩暈的一種,見于《證治匯補·眩暈》章。由于腎水虧少,肝膽相火上炎所致。癥見頭暈頭痛,面紅升火,口苦目赤,舌質紅,脈弦數。可見于現代高血壓病、腦動脈粥樣硬化癥等。因肝開竅于目,肝經上行于巔頂。偏火旺者,宜清肝瀉火為主,用龍膽瀉肝湯;偏陰虛者,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丸。
4、肝火不得臥
見于《病因脈治》卷三,指肝火侵擾所致的失眠。多由思慮過度、惱怒傷肝,氣火拂逆,或肝血耗傷,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則神不守舍。癥見夜臥不寧,善驚,口渴多飲,脅肋時脹,或小腹季脅引痛,痛連陰器,脈弦數。治宜疏肝清火為主,可用疏肝散或龍膽瀉肝湯等方。
總結:肝火旺的朋友平時經常會有嘴巴發干、頭暈、舌頭發紅、愛發火的癥狀,假如你發現自己有這些情況,就可以找中醫師看一下,說不定就是肝火旺了。肝火旺的時候可以吃點草莓、梨子、葡萄以及綠豆湯,達到去除肝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