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內部潮濕油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油耳,這是一些朋友存在現象,油耳十分讓人生厭,甚至一些時候油耳還會導致而到內部發炎,可以說是一種較為危險的疾病,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油耳朵怎么治、油耳的原因,以及保護耳朵的方法。
油耳朵怎么治
當發現自己存在油耳這種情況時,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相信能夠得到很好的效果。
1、酒精處理
首先大家可以用酒精來進行清潔,可用棉簽蘸點酒精清潔耳道,慢慢的在弄一點酒精來進行擦拭就好了,不要過分地使用酒精。因為酒精也不是一種什么好的東西,大家要及時的提高警惕,按照正規的方法來進行清潔,先天性的當然也有一些是遺傳性的,不可治療的。
使用棉簽時,應輕輕卷擦外耳道分泌物。卷擦過程不可將棉簽探入耳道過深,以0.5~1公分為宜,當心擦傷外耳道皮膚及鼓膜。如已形成耵聹栓塞,應及時請醫務人員取出。
2、適度挖耳朵
另外大家一定要定期挖耳朵,要定期的清潔我們的耳朵,耳朵時間長了也會產生一定的耳屎和垃圾,所以說大家一定要定期的把這些垃圾清理出了如此才能夠讓我們的耳朵更加的干凈整潔,讓我們的耳朵更加的干凈。
3、注意飲食
在洗澡、洗頭前,要用消毒棉球填塞兩個耳孔,防止污水進入耳朵。飲食要清淡、容易消化、營養豐富,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蔥、蒜等,以防熱毒內攻。
油耳的原因
通常人們的耳道分泌物——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干燥成屑狀或略呈淡黃色的痂塊,叫干型耵聹。
這是由耳道皮膚里的耵聹腺分泌物與外耳道脫落的上皮混合而成的。皮脂腺排泄油狀皮脂,有潤滑皮膚和對外來異物,如昆蟲等有粘著作用。
油耳屎是基因決定的,有的人耵聹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排出的呈棕黃色、油性粘稠物質,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積滿在外道眼里,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團,這些統稱為軟耳屎,俗稱“油耳”,醫學上叫油性耵聹。
“油耳”的發生與人種和民族有關,有人統計,蝦夷族占100%,白人和高加索人占90%。蒙古人為20%,日本人在20%以下,而我國漢族的發生率低,在5~7%。
油耳朵就一定有狐臭嗎
耳朵本來就有糠耳和油耳兩種,從健康的角度講,油耳也沒有什么問題,油耳屬于正常生理類型外耳道皮膚的耵聹腺分泌一種淡黃色的、有的呈粘稠樣的物質,俗稱耳屎,醫學上叫耵聹。
耵聹暴露在空氣中易干燥,形成小片物,在吃東西時咀嚼張口,隨著下頜關節運動多數會掉出來。有的人耵聹是粘狀的,俗稱為油耳或糖耳油耳朵是屬于您是油性皮膚,是體質的問題,不是病,也是很難改變的。
怎樣保護耳朵
1、預防耳內進水,防止外耳道發炎
我們的外耳道深達2.5~3厘米,而且還不直,外耳道皮膚還有許多纖細的絨毛。游泳或洗澡、洗頭時耳內進水,水不容易出來,會誘發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聽力下降。
特別對那些已經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人,還非常容易導致中耳炎。中耳一旦發炎就會出現耳朵長期流膿的癥狀,重會導致漸進性的聽力損害,治療起來也非常繁瑣、費事、費力。
那么,一旦外耳道內進水了怎么辦呢?你可以通過單腳墊腳蹦跳的運動讓水流出來,或用棉簽把水吸出,再不行可以用電吹風把耳內的水蒸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