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麻風病是怎樣傳染的
麻風病病源菌是麻風桿菌。主要傳染方式是直接接觸傳染,即健康人破損的皮膚和粘膜直接接觸病人含有麻風桿菌的皮損或粘膜損害;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即健康破損的皮膚或粘膜經常接觸病人用過的生活用品或生產工具而造成感染。
感染了麻風桿菌并不一定會發病。因為是否會發病主要還是取決于患者的身體對麻風桿菌的抵抗能力,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身體免疫能力。根據相關的調查統計結果來看,95%以上的成年人對麻風病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三.麻風桿菌的抵抗力強
麻風桿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相對較弱。經紫外線照射30~60分鐘或經日光直射2小時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溫(14~24℃)條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喪失;麻風菌對熱十分敏感,60℃經10~30分鐘即完全失活。
四.感染了麻風菌就一定會得麻風病
絕大多數人(約95%)對麻風桿菌具特異性免疫力,即使麻風桿菌侵入機體也很快會被消滅而不引起發病,只有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會導致發病。
五.得了麻風病有哪些表現
1.面部浮腫、發紅、發光,似“酒醉”面容。常伴眉毛稀疏脫落及臉部蟻行感或異物感。
2.如果身上出現斑點,起結節或者斑塊等現象,甚至有的斑塊類似蘚一樣,但是沒有瘙癢的感覺,所以用治療蘚的方法去治愈是沒有效果的。
3.皮膚麻木、不出汗,特別是斑和斑塊處。有的筋痛(神經痛)作風濕治療無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無肉(肌肉萎縮)形如雞爪。
5.足底潰爛,無明顯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腳,步態異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動作。
8.眼睛閉不攏,似兔眼。
麻風病可具備上述癥狀,但有上述癥狀者不一定是麻風病,應找醫生仔細檢查,以求確診。
為便于基層防治人員和廣大群眾認識和報告麻風病,將麻風病特征概括為十大線索口訣作為參考:生瘡生癬,不痛不癢;紅斑白斑,麻木閉汗;虎口無肉,手指彎曲;吊腳跛行,歪嘴兔眼;眉手脫落,面如酒醉;手足起泡,不知痛癢;四肢筋痛(神經)、疼痛難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