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索子牌:從一索至九索,各4張,共36張。也有的地方稱為條,從一條到九條。
百搭牌(合計8張)
財神、貓、老鼠、聚寶盆各一張,百搭牌4張,共8張。
國標麻將簡介
國際標準麻將,簡稱國標麻將,是麻將的一種玩法,其規(guī)則為中國國家體育總局于1998年7月所制定。其后在眾多國際及國內(nèi)麻將競賽中應(yīng)用,故被稱為國標麻將。
玩法過程
洗牌:把牌全反扣過來,使牌面朝下。玩家雙手搓動牌,使牌均勻而無序地運動,稱為“洗牌”。
碼牌:洗均勻之后,每人碼36張牌,兩張牌上下摞在一起為一墩,各自為18墩,并碼成牌墻擺在自己門前,四人牌墻左右相接成正方形。
開牌:國標麻將中,莊家擲骰,三顆骰子的總和所得的點數(shù)就是開牌的基數(shù)。以莊家為第一位,按逆時針方向順序點數(shù),數(shù)到點數(shù)的位置為開牌的牌墻。從右向左依次數(shù)到與點數(shù)相同的那一墩,由莊家開始抓下兩墩牌,下一家再按順時針方向順序抓牌,直到每個人抓3次共12張牌,再由莊家跳牌(隔一墩)抓上層兩牌,其他人依次各抓一張。莊家共有14張牌,其他人各有13張牌。
理牌、審牌、補花:分類整理手中的牌,整齊排列,審視牌勢。如手中有花牌,首先由莊家補花,即是從牌墻的尾端取一張牌。另外三家依次逐一補花,若補回來的是花牌,則待該輪完結(jié)后再補。
行牌:行牌即是打牌進行過程。由莊家打出第一張牌開始,此過程包括抓牌、出牌、吃牌、碰牌、開杠(明杠、暗杠)、補直至和牌或荒牌。
海外傳播
麻將,人們玩弄于股掌的小玩意兒,用它噼啪砌方城的聲音為任何一個中國城市的人們所熟悉——然而,在麻將初誕的時候,它曾被視為“國粹”、視為中國“國民性”具體而微的代表,二十世紀初期它還漂洋過海,在英美等地發(fā)展,在1930年代左右蔚為風潮,在加利福尼亞的海邊,美國女人們泡在游泳池里打麻將度日。對于她們來說,這種滑溜溜的消磨時間的小玩意,交織著異國情調(diào)的浪漫,也是中國古老智慧的菁華,中國文化的象征。
早在上世紀20年代,麻將就從美國輾轉(zhuǎn)傳入歐洲,并曾短暫流行。
1920年前后,美國商人JoesphBabcock將麻將從上海介紹到了美國。他寫了一本小冊子,統(tǒng)一了英文術(shù)語的規(guī)范,取麻將的英文名為“Mah-Jong”,并擁有版權(quán)。僅就美國的盛況來看,1922年131000多副麻將搶售一空,售價高達一副500美元,而一副上好的麻將也不過100美元;1923年的銷售猛增到一百五十萬副,當時美國有一千五百萬人玩起了麻將,其中大部分是家庭主婦。
巴布考克將麻將帶入美國后幾年,麻將又被傳入了歐洲,1920年代,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都興起了麻將,甚至一些王室貴族也迷上了這項“中國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