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瘢痕子宮,相信很多朋友都在奇怪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實瘢痕子宮就是女人剖腹產手術,或者其他一些子宮手術而導致的,而且瘢痕子宮對女人的再次分娩可能會有影響哦,因為子宮已經有些脆弱了。
“單獨二孩”政策放開后,張女士近懷上了第二胎,3年前她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是剖宮產,很順利,然而與第一胎不同,這次懷孕80多天之時,意外就始料未及地到來了。
多次不規則出血,打安胎針也無濟于事,經醫院檢查,是張女士第一胎剖宮產造成的子宮瘢痕妊娠所致。王女士被告知應盡早終止妊娠,否則,隨著妊娠的進展,有可能出現子宮破裂、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嚴重不良后果。
剖宮產數量增加,發病率明顯上升
近年來,剖宮產子宮瘢痕妊娠發生率明顯上升,一方面反映剖宮產數量增加,另一方面反映了現代診斷技術提高及對該病認識的提高。
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是指絨毛種植于剖宮產子宮切口疤痕處,妊娠物完全位于子宮腔外,周圍被子宮肌層及纖維疤痕組織所包圍,是異位妊娠的一種特殊的類型,是剖宮產的遠期并發癥之一。
引起剖宮產子宮切口妊娠的原因,比較多的是認為剖宮產術后破壞了子宮壁,使子宮肌層連續性中斷,形成與宮腔相同的細小裂隙與竇。
當再次妊娠時,受精卵通過竇道侵入疤痕處肌層內種植,隨著妊娠的進展,絨毛侵入子宮肌層,就有可能引起胎盤粘連,穿透子宮壁而引起子宮破裂、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盲目刮宮風險大
針對上述張女士病例,葉志球介紹說,張女士因為子宮切口妊娠孕卵著床部位的肌層非常薄弱,如果盲目刮宮的話,也有可能會使血管不能閉合而導致大出血。
為了保全子宮,減少出血量,張女士在醫生的安排下行了子宮動脈介入治療,術中出血少,病理結果示絨毛植入,絨毛退化。術后一周復查血β-HCG恢復正常,術后1個多月,張女士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
對于子宮瘢痕妊娠的處理,主要目的在于及時終止妊娠、防止子宮破裂、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由于子宮切口妊娠孕卵著床部位的肌層非常薄弱,如果盲目刮宮的話,就有可能會因血管不能閉合而導致清宮過程中出現致命性大出血,因此一般不提倡貿然行清宮術。
當確診為子宮瘢痕妊娠后,要根據部位、孕囊侵入子宮壁的深度及病灶等,以及患者對生育的不同要求來制定適宜的處理方案。
在治療上,藥物的保守治療雖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術,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但是耗時較長,局部包塊吸收較慢。
而開腹局部病灶切除術雖然可以在切除疤痕處妊娠物的同時,也清除與宮腔相連的腔隙或竇道,減少了再發的風險,但是存在手術創傷大、恢復慢等特點。
為了給患者贏得治療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及滿足患者的生育需求,目前也可考慮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