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與療效]肉桂辛甘大熱,入肝腎二經,能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主要入血分,故為溫經要藥;山楂化瘀通經,亦善走血分;紅糖甘溫,和中散寒。三味合用,能收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之效。
[備注]此方適于寒邪凝滯,月經衍期者。亦治痛經。
二、山楂紅糖飲
[制備與用法]山楂50克水煎去渣,沖紅糖30克溫服。
[性味與療效]此方即前方去肉桂,溫經散寒之力,可以經常服用,安全有效。
[備注]適于血寒偏有瘀滯者。
三、紅花酒
[制備與用法]紅花100克,置酒瓶中,以60度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以酒紅為度。每服10毫升,每日2次。不能吃酒者可兌糖水20毫升。
[性味與療效]紅花辛溫,入心肝二經,能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白酒甘苦性溫,能通血脈,助藥勢,治心腹冷痛。此酒對寒凝血淤,月經后期有效。
[備注]對寒性痛經亦有效。
2.血虛
月經后期,量少色淡,頭暈心悸,舌淡少苔,脈虛而弱。
一、當歸補血膏
[制備與用法]黃芪100克,當歸20克,加水500毫升,煮取濃汁300毫升。加蜂蜜100毫升收膏。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性味與療效]此方重用黃芪以資生血之源,有“血脫者,益其氣”的含義。有黃芪的補氣功能,當歸的補血和營養作用,才能相得益彰;蜂蜜補中健脾且有矯味作用,病人易于接受。
[備注]陰虛火旺者忌用。
3.氣滯血瘀
月經后期,量少色黯,小腹脹墜,乳漲脅痛,舌質紫暗,脈弦或澀。
一、桃紅水酒
[制備與用法]桃仁10克,紅花3克,丹皮6克。水煎兌黃酒、紅糖適量,溫服,每日2次。
[性味與療效]紅花活血通經,桃仁破淤行血;丹皮辛苦微寒,其氣清芬,能活血消淤;酒能通血脈,助藥勢。此方活血化淤,溫經止痛,對氣血淤滯之月經后期有效。
[備注]氣虛、血熱、血虛者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