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運動,你可能會患上這些病
專家告訴記者,運動是好事情,但是近些年,運動過量導致入院治療的患者也越來越常見。半月板損傷也是常見的疾病。半月板的作用是穩定膝關節、緩沖和減少摩擦。每天過量運動,也會使半月板疲勞,造成損傷。
一旦運動過量出現疼痛以及關節損傷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專家告訴記者,首先就是靜養。其次可以適當做一些理療。如果還是不行,那就需要扶他林等藥物治療了。嚴重的,只能通過手術治療。
專家說,要想看走路的運動強度夠不夠,可以自己測一下心率,一般來說,走路后心率+年齡=170比較合適。
給愛走族的一點建議
江蘇省疾控中心專家建議,每天能夠步行6000步以上或進行1小時左右的體育鍛煉,超重者走1萬步才能起到減肥效果。走路強度以心率為尺度,好能達到120 次/分,微出點汗。如果干家務,拖地8分鐘相當于走1000 步。
運動要適量、循序漸進。走路的速度因人而異,走得快,耗能大,降低血壓和血糖、促進心血管健康的效果更好;慢一點的中速步行對健康也有好處。體質好的人可以走得快一些,老年人、體質差的人可以走得相對慢一點,不必與他人進行速度快慢的對比。
走路的六大好處
一、愉悅身心,快樂行走
當你置身戶外,有規律地行走于大自然中,新鮮的空氣和周圍的美景能夠讓人產生非常愉悅的感受,甚至對治療憂郁癥有一定的效果。
行走鍛煉還是天然的鎮靜劑,經常進行行走鍛煉,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抑制低落情緒,讓人在行走之后精神狀態良好,周身輕松,精力充沛。
二、走路比慢跑安全
曾幾何時,慢跑被認為是絕佳的全身運動,但現在我們已然探尋到一種更安全、更簡單、更有效,同時也更有利于身心的運動方式——行走!
行走比散步有效,比慢跑安全,尤其對于很少運動以及30歲以上的女性來說,貿然進行跑步鍛煉,膝關節、肌腱等部位很容易受傷;心、腎、肝等臟器或新陳代謝系統有問題的人,會出現明顯的血氧供應不足的狀況。
而行走時,人的腳底所受的沖擊大約是體重的1~2倍,僅為慢跑的1/3左右,行走時對身體的沖擊能提高免疫,延緩衰老。
走路是平凡的行為,經濟的運動,卻常常有不凡的效果。經常堅持行走鍛煉,可以減少30%心臟病,50%糖尿病的幾率,還可以防治精神憂郁,神經衰弱等疾病。